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暴露出以《巴塞尔协议Ⅱ》为框架的银行监管体系对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认识的不足。在危机的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加快了银行业监管的改革步伐,出台了多份文件强调将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相结合,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性。2010年末正式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标志着商业银行开始了宏观审慎监管,也标志着逆周期金融监管进入了新的阶段。 《巴塞尔协议Ⅲ》规定了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最低杠杆比率以及流动性比率,并对过渡期进行了安排。因此针对《巴塞尔协议Ⅲ》,我们选取逆周期金融监管工具-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杠杆率,研究逆周期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影响。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阐述了逆周期金融监管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信贷观等相关理论,为下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基于资产负债表,对比分析逆周期监管工具(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杠杆率)与传统存款准备金率对银行信贷的影响。再次,利用2004年~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数据以及12家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采用面板数据的研究方法,在存款准备金率基础上依次加入逆周期监管工具,对比建立四个面板数据模型,根据hausman检验得出的结果判断出应该建立的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第一、逆周期监管工具—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杠杆率,对传统货币政策有约束作用;第二、信贷变化与资本充足率呈正向关系,与银行资产流动性比率呈负向关系,与杠杆率在国有制及大型股份制银行间呈正向关系,在中小型股份制及城市商业银行间呈负向关系,与巴塞尔协议Ⅲ的颁布呈不太显著的正向关系;第三、逆周期金融监管会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使得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的影响更为复杂。最后,结合资产负债表和中国实证研究的分析,从关注银行资本补充能力、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建立更有效的资本补充机制三个方面提出逆周期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影响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