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意为原始设备制造商,俗称代工或贴牌生产。OEM模式自1990年代在我国兴起以来,一度成为众多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生存法宝,为我国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我国OEM企业增值能力弱、竞争力不足等弊端逐渐显现。大多数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获利微薄,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因此,我国OEM企业当前的关键,就是通过代工学习逐步掌握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功能升级,直至建立自主品牌。而OEM企业如何通过跨国企业先进技术的知识转移,对知识进行吸收、创造,同时实施相应的技术创新策略,促进研发、设计、管理等能力的飞跃,实现企业的功能升级,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我国OEM代工企业的功能升级路径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基于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两个层面,构建了OEM代工企业功能升级的理论框架。然后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了三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首先进行单案例分析,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和关键事件法,对企业的功能升级活动进行梳理,并将各阶段中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行为进行了归纳概括。其次,采用跨案例聚类分析和模式匹配法对案例企业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归纳了其升级活动的共同特征,并探讨了企业间的升级差异。最后,根据案例研究结果对代工企业的知识转移、技术创新与功能升级的框架模型进行了修正、完善。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我国OEM企业大多遵循“OEM流程升级——ODM产品升级——OBM功能升级”的升级路径。在现实情境中,OEM企业的代工模式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通过多种模式的结合以适应企业的业务发展。其次,OEM企业在不同阶段应采取适合的知识转移行为和技术创新策略。在OEM流程升级阶段,企业主要处于知识获取过程,可采取工艺流程创新、模仿创新甚至合作创新模式。在ODM产品升级阶段,企业主要处于知识消化过程,可采取产品创新、合作创新甚至自主创新模式。在OBM功能升级阶段,企业主要处于知识创新过程,可采取产品创新、自主创新或兼具合作创新模式。再次,行业特征会对企业的升级效果和升级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技术密集型企业可侧重于提升研发设计、技术创造等能力,实现深度化的ODM产品升级;而要实现OBM功能升级,技术密集型企业可避开与OEM品牌商直接竞争的业务领域,或依托核心产品优势进入相关领域实现跨行业转型,或通过兼并、收购、合作等形式弥补其品牌运营等方面的不足。劳动密集型企业可侧重于提升品牌运营、渠道建设等能力,促进OBM功能升级;此外,企业或可在代工的同时进行本土化发展,同时采取OEM与OBM两种模式,通过OEM促进OBM业务的发展,最终实现国际化的O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