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剽窃行为认定研究

来源 :孙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63543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作品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作品类型,是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客体之一,“剽窃他人作品”作为一种侵权行为类型,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情形之一。由于我国法院对摄影作品侵权的认定标准还有待统一,剽窃又是近年来国内比较常见而又难以认定的侵权行为。因此,有必要对摄影作品剽窃认定问题予以深入研究,分析影响摄影作品独创性判断的因素,明确剽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厘清摄影作品剽窃与著作权法上其他作品剽窃之间的关系,找到科学有效的摄影作品剽窃行为认定的方法。本文从“剽窃”的词源词义出发,对摄影作品剽窃的基本概念作以理论概述,分别从法律和艺术视角来分析“剽窃”在两个领域认识上的区别,将摄影作品的剽窃行为同艺术界的“挪用”作以比较区分。通过对广东、北京等地的规范性文件研究和近些年的典型判例的梳理,结合对当前剽窃行为规制的法律精神的归纳可知,对于包含摄影作品在内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两步法”规则,那就是:接触+实质性相似。可是大多数法院在认定摄影作品存在侵权之前,并未对涉案摄影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摄影作品进行判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定作品之间相似性程度的标准,而只是在对摄影作品权属性给予认定的基础上,用直观的视觉判断完成对侵权事实的认定。另外,对于剽窃的认定,《著作权法》中规定的“剽窃条款”在司法判决中大多处于“引而不用”的状态,法院在判决时不会对剽窃的具体行为方式进行说明,而是在侵权责任的认定阶段,将剽窃行为与受到侵害的法定著作权相匹配,要求被告承担侵权责任。针对我国在摄影作品剽窃行为认定上存在的不足,通过对域外摄影作品剽窃侵权认定的司法经验比较,特别是对摄影作品侵权认定过程中“三分法”和“三步法”的借鉴,可以科学地对摄影作品独创性元素进行判断和提取,从而提高相关判决的质量和效率。综上,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摄影作品剽窃认定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完善建议。首先,要明确权利的存在是侵权认定的前提,因此应当结合摄影作品的独创性以及保护范围的特征,对摄影作品权利的存在性予以认定。摄影作品独创性的判断区别于文学作品,对于它的独创性认定不能仅仅以其最终所呈现的画面来判断,而应兼顾拍摄过程的前、中、后。在摄影作品著作权保护范围的认定上,引用“事实与表达二分法”,根据摄影作品的内容,排除对单纯记录事实的摄影作品的保护,然后再对含有作者创作事实的摄影作品采用“三步法”,进一步排除不受保护的内容后,将摄影作品依据其含有的独创性元素的特点进行分类保护:对于主题型摄影作品,着重保护摄影师对主题场景效果所进行的创造性选择;对于再现型及抓拍型摄影作品,在降低对作品创意要求的同时,应将拍摄的对象、主题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其次,结合摄影作品类型,对剽窃认定中作品的实质性相似作以判断。对抓拍型及再现型摄影作品采用较高的实质性相似认定标准,主要判断作品间是否存在“复制式相同”,对主题型摄影作品之间实质性相似的认定标准可以适当降低,并采用比较场景安排复杂程度、引入摄影欣赏者视角、寻求专业鉴定机构的方式对其相似性进行认定。再者,要根据现存的摄影作品剽窃侵权事实,对涉案作品的创作时间以及是否有接触或接触的可能性作以认定。最后,对摄影作品剽窃行为的侵权构成作以分析阐述,将摄影作品剽窃行为作为一个整体行为进行综合认定。
其他文献
无线通信网络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其中,第五代(The 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在能保障通信用户数据传输质量的同时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和安全性能,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通信系统及相关技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门研究内容。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电信领域中的广泛
学位
习近平主席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实现百年民族复兴大业的重要举措,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接受高等教育也是许多人提升收入和改善收入不均等的重要途径,这与包容性增长的理念相吻合。实现包容性增长既要关注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否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要关注不同群体享受发展成果的机会是否均等
学位
空管信息系统正在向信息综合集成一体化、网络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其网络安全直接影响整个民航系统的稳定运行,关乎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有网络安全评估方法通用性强,但与空管网络环境和业务特性匹配度不高,评估效果欠佳。本文针对空管信息系统功能安全特性和网络安全特点,深入分析系统业务、运行特点和安全需求,在充分查阅风险评估相关研究基础上,开展更适合空管信息系统的评估方法研究,具体如下:首先,针对漏洞扫描
学位
近年来,民间信俗对个人和商业消费领域的影响逐渐引起学术界的讨论,但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则少有论及。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俗源于传统农耕文明并与生产生活高度融合,体现了民众“趋利避害”的文化心理,并渗透到习惯、礼仪、习俗当中。其中,民间素有自出生每隔十二年的特定年份风险多的说法,在该年份规避风险的做法作为一种信俗延续下来。这种信俗影响个人的风险偏好,个体在该年的风险承担水平往往更低。创
学位
超级电容器是下一代储能系统最有前途的候选装置之一,近年来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如何提高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的问题目前依然是超级电容器所要面对的挑战。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的氧化钌(Ru O2)电极材料尽管有高的理论比电容,但是纳米颗粒状的Ru O2容易发生团聚现象,与电解液发生反应的活性位点减少,比电容降低,这与理论比电容之间有很大差距。另外碳材料中的石墨烯,拥有大的理论比表面积和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企业在地域上进行扩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企业在地理上进行分散发展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趋势,也是企业多元化战略中关键的一环。而企业地理分散度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特征,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决策均会产生影响。在现有文献中,已有学者发现地理分散度对企业价值、债务融资、外部审计、现金股利分配、盈余管理和分析师预测等的影响,但鲜有文献涉及企业避税领域。因此本文基于整体政府理
学位
软磁薄膜在自旋电子学和微波器件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因此深入理解薄膜的微观结构特征和微磁特性,以及外部条件如何决定其畴结构和如何调谐是很有必要的。研究薄膜畴结构以及动态响应的结果将为软磁薄膜在高频磁性器件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本论文以条纹畴软磁薄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磁学的手段来研究和调控条纹畴薄膜中声学膜和光学模共振的微波磁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讨论畴结构形成的原因,探讨条纹畴的畴结构模型:
学位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四链融合”,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最根本和核心的问题,是一个关于产业增长的标准的方程式。“四链融合”说到底是生产要素必须按照现代市场机制来进行有效配置。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前提,是区分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产业链与资金链的融合要高度重视新短缺时代的资产短缺问题,引导社会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的关键,是要让产业劳动者过上体面的社会生活。区分创新性质和资金
期刊
微塑料作为一类新型环境污染物,成为了全球生态环境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随着研究学者对微塑料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关于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生物毒性研究也不断增加。然而,对微塑料胁迫下淡水底栖无脊椎动物的行为毒性与生理毒性的综合性研究相对有限,对其内在的毒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选取典型淡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为实验
学位
留种规则是《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中的豁免规则,指农民获得受品种权保护的品种后,以来年种植自用目的直接保存品种或品种繁殖材料的行为,不视为侵权;留种规则是赋予农民留种特权的具体体现,旨在实现品种权人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平衡。研究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种子法》以及相关法规中的农民留种规则,发现立法层面存在留种主体范围狭窄、未单独规定留种客体以及留种自用量范围模糊的问题。而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适用留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