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储备,儿童期亦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受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儿童发展及其权利保护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同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和个人成长成才的第一所学校,自古以来,家庭都承担着养老哺幼的重要职能。但如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少子高龄化、养老方式“去家庭化”以及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等进程的不断深化,家庭的生产及保障功能日益弱化。对于绝大多数尚未独立的儿童来说,家庭依然为他们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最充足的养分,因此,包含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本在内的家庭禀赋对于健康和教育状况这两大儿童发展重要的衡量指标的影响程度值得深入探讨。
关于家庭禀赋对儿童发展状况的影响,国外学者已开展了大量而丰富的研究。具体而言,其研究多着眼于童年贫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认知能力、收入和日后成就及失范行为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方法上,利用微观数据或长期跟踪数据开展定量分析比较成熟。在政策实践上,发达国家尤其是福利国家“不将贫困传递给下一代”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反观我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具体要求,然而不论从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实践上看,当前的重心都集中于孤残、流动和留守等特殊儿童群体,对普通儿童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关注较少。
有鉴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回顾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儿童权利理论、家庭责任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和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详细设计了“家庭禀赋”与“儿童发展”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禀赋对我国儿童发展状况的影响及其程度大小。结果发现,我国儿童的教育和健康状况整体较好。就影响因素而言,对儿童发展影响最为显著的为家庭文化资本,尤其是父母受教育年限和认知水平、对子女的教育参与和期望以及陪伴时长等因素。而家庭经济和社会资本对儿童发展的解释力则相对有限。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文章提出完善家庭政策重视儿童发展、适时建立儿童津贴、加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亲子互动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享有的政策建议。
关于家庭禀赋对儿童发展状况的影响,国外学者已开展了大量而丰富的研究。具体而言,其研究多着眼于童年贫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认知能力、收入和日后成就及失范行为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方法上,利用微观数据或长期跟踪数据开展定量分析比较成熟。在政策实践上,发达国家尤其是福利国家“不将贫困传递给下一代”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反观我国,“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具体要求,然而不论从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实践上看,当前的重心都集中于孤残、流动和留守等特殊儿童群体,对普通儿童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关注较少。
有鉴于此,本文在系统梳理和回顾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儿童权利理论、家庭责任理论、家庭系统理论和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详细设计了“家庭禀赋”与“儿童发展”的衡量指标体系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禀赋对我国儿童发展状况的影响及其程度大小。结果发现,我国儿童的教育和健康状况整体较好。就影响因素而言,对儿童发展影响最为显著的为家庭文化资本,尤其是父母受教育年限和认知水平、对子女的教育参与和期望以及陪伴时长等因素。而家庭经济和社会资本对儿童发展的解释力则相对有限。基于上述实证结果,文章提出完善家庭政策重视儿童发展、适时建立儿童津贴、加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亲子互动及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享有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