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直伴随着出口的强劲扩张。尤其是我国开始进入WTO的后过渡时期,市场开放度逐渐扩大,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问题更是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正是基于此,从理论、模型及实证多角度,研究出口贸易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本文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已有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进行整合概述,作为全文的起点;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路径,是全文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以古典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了人力资本内生和出口内生技术模型以及初级产品出口与工业制成品出口模型,借助计量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对我国1980年——2004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指出了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部效应以及初级产品出口及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通过实证结论揭示了我国经济运行的本质特点,从而客观评价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了避免谬误回归的产生,本文从非平稳的实际变量来考察,将名义变量合理地转化为实际变量,然后利用ADF单位根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对于非平稳的实际变量,利用协整理论来分析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实证结果说明,尽管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但是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个拉动作用,但出口贸易仍然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而且从长期来看,其对保持我国宏观经济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第四部分对出口贸易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拉动作用这一结论进一步进行了展开分析。首先借助一些常用的经济指标,如出口依存度、出口贡献度、出口拉动度、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对这一结果做出基本分析,然后再联系实际对该结果进行综合深入探究。这一方面是由我国的大国经济现实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我国出口贸易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及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造成的;第五部分根据实证结论及展开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制定实行以持续性经济增长为导向的出口贸易政策、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逐渐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平衡进出口额、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