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宗教朝圣地的旅游者幸福感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作为一项与幸福相关的活动,已经成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因为旅游不仅仅是人类单纯的空间位移和购物消费,或是对日常生活的补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享受愉悦心情的同时,还有更深层次的人生追求意义和成就感。而现今,宗教旅游是每一个旅游者都能经历的体验。宗教朝圣地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其神秘的宗教文化和神圣的宗教氛围也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然而,少有学者对宗教朝圣地的旅游者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宗教朝圣旅游情境下旅游者幸福感的程度和内容建构机制。本文从幸福感的角度出发,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的混合研究路径,对宗教朝圣地的旅游者幸福感进行了测量和分析,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缺。基于国内外学者对旅游者幸福感和宗教朝圣地旅游体验的相关研究,本文基于宗教朝圣地的研究情境构建了旅游者幸福感的理论内容架构,并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为研究案例地,借用问卷调查、参与观察、网络游记文本以及田野日记等多种渠道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解释现象学分析方法分析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通过对典型案例地的研究,本文总结归纳了宗教朝圣地旅游者的基本信息情况、旅游者幸福感的水平和旅游者幸福感的内容变化。研究发现如下:(1)据人口统计特征来看,前来宗教朝圣地的旅游者以年轻有活力的青年人群为主,一半以上的旅游者非宗教信徒,他们通过类似朝圣的“神圣旅程”追寻宗教氛围的灵性体验,同时凝视宗教朝圣地的象征性景观和宗教仪式。基于其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特征可将前来朝圣地的旅游者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宗教信仰追寻者、宗教心灵体验者和宗教观光休闲者。(2)据测量结果显示,宗教朝圣地的旅游者幸福感处于中游偏上的水平。总体来看,旅游者幸福感主要源自于旅游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和收获的价值意义。其中,期望型积极情感、自成目的性的旅游体验、旅程中的个人发展、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宗教旅程的灵性收获是旅游者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但旅游者对福乐体验的感知较低,且旅游者幸福感受多种因素影响并呈现个体差异。(3)宗教朝圣地旅游者幸福感的内容变化示意图展现了旅游者幸福感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阶段的产生、发展与作用。具体而言,在旅游前,旅游者多通过网络和其他旅游者的分享信息获悉相关信息,日常生活的束缚作为推力因素,神圣的宗教因素及壮观的人文景观作为拉力因素,共同促使旅游者前来宗教朝圣地。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福乐体验主要源自于其灵性体验、世俗体验和环境体验,这些体验不仅使旅游者深入了解宗教文化,也带给了旅游者心灵和精神上的震撼,激发出对圣地和信徒的敬畏情结,加深了此次宗教朝圣地之行的精神体验。旅游结束后,旅游者通过回忆和思考重构并加深了个体的幸福感,也对自我与人生重新进行了探索与定义,提升了个人的整体意识感。
其他文献
<正>贝母兰花色艳丽,花朵繁密,伴有花香,可用作家庭装饰用,也可用作大型活动场地美化及展览。1822年约翰·林德里(Jone Lindley)创立了贝母兰属(Coelogyne),19世纪初被引入欧
为研究拉结筋对内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组合作用及承载力的影响,以2个带拉结筋的内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试验研究为基础,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33个带拉结筋的内配钢板混
如今将同业对标工作引入到供电所的管理过程中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同时能够提高供电所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也对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正是
利用课堂这个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做好课程思政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各高职院校和专业教师关注的重点工作。通过深入理解高职课程思政的价值,探析课程
随着重症药疹发病率的增加及对药疹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除了传统的治疗手段,一些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也被用于药疹的治疗。本文对目前国内外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
为适应水利工作发展新要求,水行政执法理念、方式等均需要进行相应的调适。水法等水行政实体法施行至今,有效地维护了水事秩序和河湖健康;随着行政程序法的相继出台,行政执法
基于中国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改革现状,对比中美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报名条件、报名材料和选拔过程,借鉴其成功经验,探索中国"申请-考核"制存在的问题,试图为完善该招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