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所引发的伦理思考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_k_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Alpha Go战胜李世石之后,人工智能技术便再次受到公众的密切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早已渗透到医疗、军事和经济等各个领域,其发展势头已然不可阻挡,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人们对它的恐慌:如今的人工智能都已如此强大,那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控制人类吗?本文首先梳理了人工智能伦理的发展现状。在学者围绕道德主体和伦理框架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发现道德恐慌的问题确实存在,并且存在两个方面不足:一方面是缺少公众参与度;另一方面则是忽视人工智能技术本身。因此,需要论证人工智能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正确的伦理引导。其次,论证人工智能理论的本质是算法。人工智能之所以智能,是因为其本质在于运用算法对人类的某些认知功能性模仿,因此,从人工智能理论本质和智能本质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不会控制人类,人工智能伦理的道德主体对象还是人类。然后,再从道德恐慌的原因出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公众对人工智能的理论认知不够所带来的道德恐慌是不必要的;二是人工智能技术应该有伦理引导。紧接着引出道德对于科技的作用是:引导向善和适当干预。引导方面主要是倡导“负责任创新”的进路,建立原则,厘清责任;干预方面主要是对人工智能的危险等级进行区分,通过“负责任创新”的进路形成落地的伦理建制。再次,建立“负责任创新”的进路,从责任与控制的角度分析道德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明确人工智能伦理中的责任主体是人类。再根据责任伦理理论,建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分级管理等三个原则,并依据这三个原则分析无人驾驶汽车的伦理责任分配,从而细化人工智能伦理责任分配。它关系到使用者、设计者、生产者、监督者和政府管理者五个责任方。最后,根据人工智能按照价值输入输出情况和伦理行为主体的特征,将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分为四个阶段:安全区、过渡区、发展区和危险区。同时,具体探讨这四个阶段相应的责任方,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干预,警惕技术异化。由此,我们可以建立技术和伦理实践良好的互动机制,从源头上出发,建立技术的道德科普引导机制,促进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融,逐步完善政策和法规,构建开放的人工智能伦理发展环境,让道德助力人工智能的“向善”发展。展望未来,与其深陷在科技盲的道德恐慌中,不如深耕新科技原理,成为新科技的支持者,积极建设“人机和谐”关系。
其他文献
拉伸成形工艺是航空制造领域蒙皮类零件的基本成形方法之一。由于飞机蒙皮零件产品种类多,生产批量小、批次多,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频繁地进行模具更换工作,现有模具更换方式工序复杂、耗时久、自动化程度低,在模具更换与蒙皮零件淬火处理期间,拉形设备处于停机等待状态,严重降低了蒙皮拉伸成形的工作效率。国内蒙皮拉形生产效率低下与快速增长的蒙皮拉形产能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本文基于快速换模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
随着中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许多城市中迅速发展,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日承担着大量的城市居民出行任务。然而由于居民对轨道交通的依赖,客流量越来越大,因此保证轨道交通安全有效运行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个别节点失效可能会引起网络中其他节点的大规模拥堵,即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上存在级联失效行为,失效的影响将在交通网络中蔓延。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上的级联失效动
细胞膜渗透性的变化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在抗癌药物研究,细胞电化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同时具有氨基和羧基,具有两性分子的特点。氨基酸修饰膜
信息科技与维护知识重用有助于做好文物建筑的维护工作。文物建筑的维修知识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但大部分经验是由少数专家提供的,这不利于知识的传递和共享。随着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迅速发展,在文物建筑可视化方面取得了成功,它可以为文物建筑的维护管理提供便利。近年来,有关本体与BIM相结合以促进建筑知识管理(Buil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BKM)的研究逐渐兴起,对各个行业的
我国西部多山,高海拔、高寒、高烈度的“三高”无人山区高陡边坡众多,支挡结构在这一地区的应用广泛。一方面要求支挡结构抗震性能要好,另一方面也对结构的长期服役性能监测有较高要求。为了实现对“三高”无人地区支挡结构长期服役性能的自动监测,亟待开发关于支挡结构损伤识别与评估的系统。本文从这一需求出发,选取了抗滑桩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如下研究:(1)总结了抗滑桩的震害机制和现有的几类损伤识别方法(第1章)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互联网和智能电子设备的快速普及,品牌厂商都面对着不断快速推出新产品的压力。电子行业的激烈竞争,正导致电子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而新产品导入作为连接新产品开发和量产之间的核心环节,越来越受到品牌厂商和制造行业的重视,如何多快好省的帮助品牌厂商实现新产品的快速验证和批量生产,已经成为制造行业竞争的关键。而项目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手段和业绩来源,对新产品导入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
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ICS)作为国家基础系统,其发展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领域高度关注,但嵌入在ICS中的安全问题制约了该系统的全面部署。在广泛采用互联
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土地覆被变化备受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全球气候的变化,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区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加速向城市聚集,区域人口活动逐渐增强,生态环境也随之受到影响。因此为了掌握该区域内的土地覆被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情况,本研究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基于已有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分类与变化检测为一体的多分类器耦合迭代形式的土地覆被分类模型,并在此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愈发严重,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的产生,使全球气候发生变化。电动汽车因具有环境污染小,噪音低,能源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易维修等的优点,使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动力电池组在汽车行驶时为其提供动力,它直接决定了车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对安全性能和使用成本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当汽车在不同工况行驶时,由于电池自身的放热反应和内阻,电
受气温、复杂地形、气象变化等各种环境的综合影响,附着在输电线上的过冷水滴由于释放潜热固化最终极易形成覆冰。而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影响电力的安全供应。因此,对输电线路覆冰情况进行监测、覆冰厚度进行测量,成为众多科研院所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的输电线路覆冰检测方法包括基于力学模型、模拟导线和视觉等方法。基于力学模型的方法能计算输电线覆冰的等效厚度,但不能获得电力线覆冰的局部厚度;模拟导线法只能间接测量覆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