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8年6月12日,财政部首次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开始,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经历了两次修订,分别是2001年1月18日发布了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和2006年2月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内容也随着准则的修订而不断的完善,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即现行准则对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规定是目前为止最详细最具体的。债务重组信息披露对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以及保障债务重组准则的顺利实施都要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债务重组信息披露有利于保护企业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降低投资风险,增强公司内部的透明度,减少内幕交易等不公平现象,提高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债务重组信息披露不仅是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也是满足企业信息使用者详细了解企业情况的要求。现行债务重组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在我国上市公司开始实施,但是,从准则实施的情况来看,债务重组信息披露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而言表现在一是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率不高,二是债务重组信息披露不规范,三是债务重组信息披露不及时。这使得公众很难了解企业的债务偿还情况和企业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这些问题会降低债务重组信息的透明度,会削弱信息对市场的指挥棒作用。另外由于在目前的会计实务当中,债务重组信息的披露是从属于债务重组的账务处理,因此债务重组信息的披露在理论研究和实务上都很难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动因的研究更是难觅踪迹。这使得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务的发展,无法对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实务给予理论上的指导。此外,在2007年6月1日我国新《破产法》开始实施,新法首次引入了重整制度,这就明确了债务重组的法律地位。债务重组对于维护债务人免受破产以及债权人的投资安全来讲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随着新《破产法》的实施,会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债务重组的方式来解决债务危机。所以,研究债务重组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不仅有利于保障《企业会计准则》和《破产法》的顺利实施,还有利于为促进债务重组信息披露提供理论指导,有利于完善促进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各项措施,有利于解决现实中债务重组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增强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切入点,以博弈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为依据,收集深市2007年-2010年上半年的417个研究样本,从巨潮资讯网及国泰安数据库收集相关数据,采取归纳分析方法、演绎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力图找出债务人和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信息披露上的差异,并研究债务重组对利润的影响程度与债务重组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以及政策的时效性与债务重组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信息披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具体的研究思路包括:第一根据相关理论提出如下的研究假设:假设1对债务重组信息的披露,债务人的披露情况要比债权人好;假设2债务重组信息披露与债务重组损益对营业外收支比正相关;假设3距离政策发布点越远,披露率越低,第二进行研究设计,具体包括变量设计、研究模型设计、选取样本和收集数据,第三实证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参数假设检验、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第四得出结论,第五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信息披露建议,第六研究展望。
本文一共有五章,主要内容概况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文章的创新点。
第二章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研究假设及研究设计。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参数假设检验,列联分析,Pearson相关性检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第五章研究的结论及建议,具体结论如下:1从平均意义上讲,债务人的债务重组信息披露情况要比债权人的好,即我国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率低的原因之一在于债权人的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率过低;2债务重组损益对营业外收支比对债务重组信息披露情况的影响是正方向的,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率随着债务重组损益对营业外收支比的增加而增加,即我国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率低的另一原因在于债务重组损益占营业外收支的比重较低,换而言之,企业债务重组损益对利润的影响越小,企业披露其债务重组信息的可能性越小;3从平均意义上讲,距离债务重组信息披露政策发布点越远,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率越低,即政策的时效性越差。也就是说我国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率低的第三个原因在于债务重组信息披露政策的时效性降低所导致的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率过低。
根据结论,本文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债务重组信息披露的如下建议:1不断提高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完善我国债务重组信息的披露的客观标准。2对债权人应当谨慎处罚,鼓励其采用有效措施消除债务重组对企业的不利影响。3不断强化现有债务重组信息披露政策的执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