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BOT实践中,BOT模式及其诸多衍生模式均在采用,选择合适的BOT模式已经成为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成功实施的核心问题,逐渐得到了项目融资业界和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然而实践中不乏存在由于模式选择失当导致的项目失败的案例,理论上也缺乏能够指导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模式选择方法。如何有效选择BOT模式,已经成为确保BOT项目顺利运作的关键。本研究以的基础设施项目与BOT模式研究对象,围绕BOT模式的匹配,提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基础设施项目特征的识别和BOT模式特征的识别,基础设施项目特征与BOT模式特征的匹配,构建了基于案例的模糊类比推理方法。论文对BOT模式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BOT模式中的政府作用、特许决策、特许协议、适用性分析和案例研究等五个方面,其成果尚不能解决BOT模式的选择问题,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考虑基础设施项目特征和BOT模式特征之间的联系。首先,为了构建基础设施项目与BOT模式的匹配关系,本研究对BOT基本模式与衍生模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提炼了反映共性的五个特征,即政府参与程度、项目融资安排、定价机制、特许期、中标人情况。通过文献研究对基础设施项目特征进行总结,提炼了反映各类基础设施项目共性的四个特征,即项目类型、收益稳定性、技术复杂程度、项目寿命周期。其次,为了识别基础设施项目特征与BOT模式特征的匹配关系,本研究提出了二十个匹配假设,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数据,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估计,完成对假设的检验。结果表明项目类型对特许期和中标人状况匹配关系较强,技术复杂程度对政府参与程度和融资安排匹配关系较强,寿命周期对融资安排和定价机制匹配关系较强,在相关假设得到验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反映基础设施项目与BOT模式之内在关系的理论模型。本文所研究的基础设施项目与BOT模式的匹配,本质上是指特定基础设施项目与某种BOT模式在特征上的适应与协调。只有特定基础设施项目适应于某种BOT模式时,采用BOT模式来建设、运营该项目,才可能实现更好的建设效果、投资效果和运营效果。最后,针对识别后的匹配关系,得出了基础设施项目与BOT模式匹配的基本准则。四个基本准则分别为:第一,项目类别为新建项目、投资规模较大、投资回收期长、建设较为复杂、运营周期大于20年,甚至大于30年,需要政府参与较多,适于基本BOT、PPP、DBFO、DBTO、DBOT或BTO融资模式;第二,项目类别为新建项目、投资回收期长、建设和运营复杂程度比较低、需要政府参与程度低的项目,适于BOO、BOOT、BOOST融资模式;第三,项目类别为已建成正在运营项目、运营较为复杂、运营周期为15-20年,适于TOT(已有项目)、ROT(已有项目)或BLT(新建项目)融资模式;第四,项目类别为已有项目、建设复杂程度较低、运营较为复杂、运营周期大于15、小于20年,适于POT融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