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冬季雾水及雾天大气细颗粒物金属元素与水溶性阴离子特征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gang3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城市化和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南京市城乡结合区域雾过程中的液态化学特征,阐明南京市郊雾水及大气细颗粒物中金属元素与水溶性阴离子在雾持续过程的浓度特征及NO2-日出前后的浓度变化特征,本研究于2007-11-15~2007-12-31在南京北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设立观测采样点,对出现的6次浓雾过程进行了分时段雾水样品采集,同时进行了大气细颗粒物分级样品采集。用IRISIntrepidI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和ICS-2000离子色谱仪测定其中14种金属元素和5种水溶性阴离子浓度。得出以下结论: 南京6次浓雾过程雾水pH值在4.64~6.88之间;水溶性阴离子平均浓度以SO42-最高(2864.9μmol·L-1),其次是Cl-(1584.4μmol·L-1)和NO3-(736.0μmol·L-1);含量较高的金属元素有Ca、K、Na、Mg、Al和Zn;雾水重金属元素Cu、Ni、Pb、Cd和Cr的平均浓度分别为2.30、1.46、0.42、0.41和0.37μmol·L-1;南京冬季雾水金属元素浓度在雾的初始时段表现较高,随着雾的持续发展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但日出后的上班早高峰时段又出现很明显的升高;雾水NO2-浓度值表现为夜间浓度较高而日出后浓度很低或消失,夜、昼变化非常大;雾水电导率是雨水的10.5倍,雾水的重金属元素Cd、Cr、Ni、Cu、Pb以及强致酸水溶性阴离子SO42-、NO3-、Cl-的浓度均远远高于雨水。 PM3.3中水溶性阴离子在雾天与正常天气均以SO42-浓度最高,金属元素Ca、Na、Mg、K浓度较高;雾天PM3.3中SO42-浓度是正常天气的2.60倍,Cl-浓度是正常天气的1.83倍;正常天气PM3.3中的金属元素与水溶性阴离子浓度峰值除Zn外均在积聚模态1.1~0.65μm,而雾天PM3.3中的金属元素与水溶性阴离子浓度峰值均在积聚模态2.1~1.1μm;雾天PM3.3中二次离子SO42-与NO3-与其它离子及元素的相关性远低于正常天气。
其他文献
当前的信息社会,电子工业飞速发展,作为电子业的基础之一--线路板(PCB)每年以10-20%的速度在递增,从而成为电子行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然而其复杂的制程产生许多废弃物和废水。线路板
大数据为社会治理拓展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实践空间,把握大数据的新属性及其给现代社会治理转型带来的契机,加快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是当务之急.要准确把握大数据在社会治理应用
期刊
2020年1月起,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全面入市.目前学界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研究分歧在于以何种方式入市以及如何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基于此,本文将农村集体经营性
在城乡关系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探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理问题,对于更好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建立
历史街区更新中的居民认知、政策偏好与居民参与不仅成为近年来城市发展实践的新议题,也是城市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体现了城市心理学视角对于城市空间重塑过程的讨论.以青岛中
随着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旧城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多分布于老城区或城市中心地段,因其地理空间位置以及特殊的文化遗产价值,成为城市更新的特殊空间.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了明显的“钟摆”特征,流动方向由大规模向城镇转移转为部分农民工返乡就近就业,这些变化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制度变革和政策落实
针对现行序批式间歇活性污泥法(SBR)及其衍生工艺较低的容积利用率、不高的充水比和较差的稳定性等缺陷,课题组研发了污泥转移SBR工艺,该工艺采用污泥回流的方式增加了SBR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