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晨峰血压现象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发生这一现象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2例,全部患者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ABPM),分别计算其晨峰血压升高的水平。根据晨峰血压升高水平是否超过35mm Hg将所有患者分为晨峰血压组(MBPS组)以及非晨峰血压组(非MBPS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检测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BS)水平,并记录患者有无吸烟史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各项血生化指标及年龄、性别、吸烟史情况,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晨峰血压组患者血总胆固醇(5.00±0.8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6±0.77mmol/L)、同型半胱氨酸(31.12±31.10umol/L)水平高于非晨峰血压组(分别为4.51±1.07mmol/L、2.54±0.84mmol/L、22.46±20.87umol/L),两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30、0.041,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分别为64.05±17.17、58.35±14.68岁)、年龄构成(晨峰血压组中超过60岁以上患者23例、不足60岁患者15例;非晨峰血压组中超过60岁以上患者80例、不足60岁患者74例)、性别构成(晨峰血压组男性16例、女性22例;非晨峰血压组男性94例,女性60例)、吸烟史情况(晨峰血压组中有吸烟史人数为16例、无吸烟史人数为22例;非晨峰血压组中有吸烟史人数为89例,无吸烟史人数为65例)以及血甘油三酯(分别为1.84±1.37、1.74±1.08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1.37±0.40、1.22±0.28mmol/L)、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为5.63±1.55、6.02±4.81mmol/L)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65、0.121、0.064、0.604、0.146、0.610,p>0.05),尚不能认为晨峰血压组患者年龄构成、性别构成、吸烟史情况以及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与非晨峰血压组患者有差别。结论:1.晨峰血压组患者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非晨峰血压组患者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晨峰血压现象危险因素;3.晨峰血压组患者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史情况与非晨峰血压组患者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性别、老年人与晨峰血压现象的产生是否具有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