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1022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在国际性大都市集聚发展,形成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发动机。上海正致力于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及航运中心,该战略的实现需要落实到具体的产业载体上,而生产性服务业正是打造上海“四个中心”所凾需发展的。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全文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理论研究;二是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在理论上回答了生产性服务业为什么形成集群,如何形成集群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等问题;在实证中发现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并从生命周期理论和集群机理两方面解释集群外部性较弱的现象,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因此,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上,本文可分为理论篇(1,2,3章)和实证篇(4,5,6章)两部分,全文共分六章展开讨论。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总结,指出目前对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理论研究还不够系统,缺乏对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机理的深入讨论,实践上缺乏相应的模型支持及量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三章先对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的本质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深入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微观网络本质和形成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形成的“两阶段模型”;随后结合生产性服务业知识产业的本质特点,对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形成中两个阶段的机理分别做了深入的分析。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在宏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的动态空间特点可以归纳为:1)向大都市集聚,随后在大都市内逐渐扩散并和都市内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互动发展;2)在微观层面,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中隐性知识转化的内在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企业间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合作研究组织机构”。通过将产业集群的各项特征与其进行谨慎的比较分析后,本文认为这种“新的合作研究组织机构”就是产业集群,从而从理论上证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存在。第四章提出用测量“行业外部性”的方法来辨识集群是否存在,并详细讨论了FB模型对于测量行业外部性的适用性,最后深入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外部性的影响因素。第五章对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已经初步形成,但整体外部性较弱,其中知识转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部性的强弱。第六章总结了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就实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分期缴纳出资制度是股东对自己所认购股份如何向公司缴纳股款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赋予了股东更多的投资选择权,对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国家的公司立法因此确立了股
建筑行业自身就是一项高能耗的行业,所以要想实现节能目标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重要的意义,就必须优化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本文依次简单介绍了当前社会能源的背景和建筑行业能源
手机App有着功能齐全、精确性好、互动性强的优势,但是较高的开发成本以及孤岛效应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随着HTML5在浏览器领域的应用,Web App正逐步取代传统的App,并且这一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焊接材料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的发展和现状,结合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提出了从试验设计到数学建模再到优化方法的一整套的焊接材料的计算机优化设计的新方
<正>对于高压侧为35kV及以下三相电力变压器,当其低压侧为230~400V时,以前普遍采用Yyno的接线形式。而对于这类变压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是Dyn11联接组别。本文就这2种型
数控加工中的干涉处理包括干涉检测和干涉避免两个方面,是CAD/CAM系统所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针对数控端铣,提出了一种干涉处理算法。 环切加工是常用的数控二轴联动铣削方式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一些后发国家往往能够用较短的时间走完先发国家用较长时间才能走完的发展历程,从而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赶上甚
目的:本课题主要进行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因素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找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请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避免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
二十世纪末,“信息革命”引发了全球范围的深刻变革。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安全问题逐渐开始显现的重要起来。当计算机通过Internet联接到一起时,信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