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楝(Melia azedarach Linn.)为楝科(Meliaceae)楝属(Melia)多用途速生树种,常用于工业和家具用材、植物源农药原料、园林绿化等。因苦楝生长迅速,木材良好,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研究以苦楝生长性状的改良为目标,进行种源的地理遗传变异研究。2013-2014于广东营造3片种源试验林,连年调查,并对数据采取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稳定性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苦楝种源间在生长性状上的变异,探讨地理变异趋势及其气候生态学基础,并初步选出生长表现突出、适应性强与稳定性好的优良种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个试验点的生长情况各异,其中四会试验林生长迅速,干形良好;雷州试验林生长表现比增城试验林好,但形质性状表现较差,且保存率也偏低。形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较生长性状大,但种源分化差异更小。增城试验点中种源间差异更为明显,而四会试验点中种源间差异较小。(2)苦楝的生长表现在试点、种源间差异明显,说明立地环境、种源遗传因素及两者互作均会影响性状的表现。生长性状在地点间的差异性要大于在种源间,但形质性状则反之。保存率在种源间的差异远大于地点间,说明不同种源适应性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3)苦楝各性状有明显的地理变异趋势,受纬度、经度及海拔的多重控制,其中树高、胸径生长情况主要由纬度控制,并随采种点地理位置的变化,种源树高、胸径呈西南-东北的梯度变异,干形同时也受采种点经度影响。采种由西南至东北,苦楝生长变慢,干形表现变差。(4)苦楝的地理变异有明显的气候生态学基础,来自平均气温较高且极端气温适中,降水较多且湿度较大地区的种源生长较快;来自气压较低、日照较少地区的种源主干更通直;来自风速较小地区的种源保存率更高,适应性更强。(5)综合指数排名靠前的种源多来自海南、广东、广西、福建等海岛或沿海省份,及贵州、云南等多山地区;而来自北方或东部地区的种源在各试验点生长表现普遍不佳。广西融安(629)、福建漳平(103)、贵州册亨(843)、广东郁南(413)、贵州荔波(856)和湖南新宁(349)在增城试验点入选优良种源;广东郁南(413)在雷州试验点入选优良种源;贵州册亨(843)、广西靖西(634)、广东郁南(413)和贵州贵阳(849)在四会试验点入选优良种源。聚类分析表明种源聚群明显,类别间存在差异。(6)江西于都(205)、江西赣县(204)、海南五指山(525)、福建漳平(103)、广西桂林(628)、贵州荔波(846)、广东开平(415)、贵州罗甸(845)、贵州黎平(844)和广东郁南(413)在3个试验点中的保存率均值排名靠前30%,适合在广东地区推广种植。(7)根据种源在地点间的稳定性,可将33个种源分为4类:速生稳定型、速生不稳定型、慢生稳定型、慢生不稳定型。速生稳定型包括江西遂川(206)、江西于都(205)和广东郁南(413),适种于多种立地环境,而速生不稳定型对立地环境要求较高,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立地条件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