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小品剧本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品是一种舞台艺术,在当代中国喜剧舞台艺术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中国小品最初产生于1960年代,但“文革”时期被批判为“笑里藏刀”的艺术,因此小品没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到了1980年代得到“平反”的小品有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小品在各种舞台上的地位逐渐地确立了下来。小品艺术不仅具有人物鲜明,情节精简,矛盾冲突集中完整,主题鲜明的特点,还具有通俗易懂的口语化的对白特点,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夸张、悬念、反转、偶然、误会等艺术技巧成为了一个极具审美效果和戏剧效果的艺术形式。因此小品一出世就得到了广泛的观众的喜爱与追捧。小品为中国舞台艺术发展史乃至艺术和文学的发展史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论文中的延边小品是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地理范围,用朝鲜语创作或翻译的小品。1980年代中期开始小品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各地的舞台上也开始出现了小品的身影,小品成为了舞台艺术的新宠儿。根据各项资料来看,到了80年代中期延边小品在一些地方舞台上开始出现。1987年,延边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晚会上,第一次以小品的形式登台的“堂姐”受到了广大延边朝鲜族观众的热烈的反响和追捧。小品在延边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亮相之后一路活跃在延边的舞台上,并通过电视、广播、书报等公共媒体迅速融入了延边朝鲜族的娱乐生活中。到了2000年以后延边小品总数量已达到一万部以上,得到了其他舞台艺术形式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当然,首先肯定延边小品所得到的辉煌成绩的前提下,不得不考虑延边小品的一些现存的问题。查阅大量的资料后发现,有关延边小品的研究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大部分研究朝鲜族文化的学者和艺术人对延边小品了解不够或者不关心。一些介绍延边朝鲜族文化的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文集、期刊等书籍中对小品进行过一定的概述,但对延边小品的历史、评论、代表作、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只停留在简单的介绍和分析的阶段。没有一个学者和艺术人对延边小品进行过深度的研究和分析,也没有专门研究延边小品的理论研究书籍。因此,本篇论文对延边小品的发展阶段(历史)、主题特征和艺术手法以及文学价值等方面进行基础性的分析和研究,并收集和整理分散在延边各地的小品资料,要为延边小品的进一步研究打开一扇方便之门。本文公分以下五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序言,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延边小品的先行研究进行整理,并指出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第一章主要分析延边小品的发展阶段(历史)。根据收集整理的书面资料和延边电视台、延边歌舞团、延吉市曲艺团等艺术单位的档案资料以及整理延边小品的作家、演员、导演、编剧等艺术人的观点,把延边小品分为形成、发展、成熟、低潮四个阶段。延边小品的形成期是1983年到1986年。1983年,小品“逛厂甸”和“吃鸡”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上第一次亮相之后受到了广大的好评,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流行。此时的延边舞台上并未出现小品,但是三老人、相声、独幕剧、戏曲等艺术形式持续发展和成熟,对小品艺术的产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延边电视台举办的1987年春节晚会中亮相的“堂姐”成为了延边小品的开山之作。这部作品创作之初并非是小品,是一部独幕剧。1980年代中期以来,在地方舞台上的数百次重复演出中,这部独幕剧吸收了其他舞台艺术的精华后变得越来越精练和成熟。在地方舞台上2-3年内重复演出数百次并多次被修改的“堂姐”,终于吸收了小品的艺术形式从独幕剧转变成了小品,成为了延边小品的开山之作。延边小品的发展期是1987年到1996年。1990年代初期,延边各县市的文艺团体、学校、政府机关、工厂、民间组织等一些群体是小品创作的主体。此时的小品虽然量上达到了巅峰,但是受到创作主体的分散和非专业化的影响,小品在艺术层面上未能达到最高峰。延边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在1996年8月成立了《周末剧场》栏目,在这个栏目中小品成为了最具有吸引力的节目。当时广播电台的节目组为了提高小品的质量,招募了一些著名的小品作家、演员、导演进行了小品创作和表演。《周末剧场》栏目出现后,小品创作主要由延边电视台、延边歌舞团、延吉市曲艺团等一些专业的文艺团体负责,大大改善了延边小品“大而不精”局面。延边小品的成熟期是1996年到2005年。《周末剧场》节目成立以后延边小品进入了成熟期。此时大量的优秀小品被创作出来,并且小品的题材和形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延边小品在专业的导演、编剧、演员、作家的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大提高了延边小品的艺术性价值。延边小品的低潮期是2005年到现在。一路飞快发展的延边小品到了2000年以后开始表现出“原地踏步”的弊端。由于2000年以后,延边州大量的朝鲜族流向国外或外地的社会现象直接导致了朝鲜族人口的减少,并且飞快发展的通讯技术把国外(特别是韩国)先进的娱乐文化带到了朝鲜族家庭里。这种社会现象直接导致了朝鲜族观众的减少,并进一步加速了延边小品的低潮。除了这些外因,延边小品走向低潮期的最重要原因是对小品演员、作家、导演等关键人才培养的断层上。当时延边电视台采用直聘的方式来解决关键人才的空缺问题,并未重视小品人才培养和小品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到了2004年以后著名的演员、导演、作家们陆续退休或者转行,因没能培养小品人才的各个单位,再也无法招聘到拥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在众多延边小品中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因此,本论文以发展期和成熟期延边小品为中心,探讨延边小品的主题特征和艺术特征以及文学意义。第二章主要对延边小品的主题特征进行分析。延边小品对社会不公和不正之风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批判。此类代表小品有《报告前的报告》,《烈士证问题》,《总经理和小偷》,《在动物园》,《证明书问题》,《BP剧组》,《女人不能醉么》等作品。延边小品也对大量的朝鲜族去遥远的异国他乡务工赚钱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描述和评价,并在不同层面上对这种社会现象给延边朝鲜族家庭带来的影响。此类代表小品有《假结婚》,《离散家族》,《期盼的信》,《越过太平洋的信》等作品。延边小品还反映了90年代特有的“下岗问题”给延边朝鲜族家庭带来的影响,并鼓励人们走出失业的阴影努力用双手开拓新未来。此类的代表小品有《阴阳颠倒》,《劳务市场》,《男人女人》,《妻子和丈夫》等作品。最可贵的是此时的延边小品没有停留在对社会问题的反映和分析的层面,还积极对朝鲜族自身的缺点和问题上的分析和解决上也有一定的贡献。小品对朝鲜族自身的劣根性也进行了讽刺和批判,对克服劣根性的方法上也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此类的代表小品有《春节早晨》,《选拔女婿》,《酒鬼女婿》,《离婚男人》,《假绅士》,《猪药》,《酒友》等作品。延边小品对当时越来越淡薄的人情味进行批判。此类代表小品有《堂姐》,《洗衣机》,《狗肉宴》,《租房生活》,《同学》,《宠物狗市场》,《卖榛子的姐弟》,《前任市长的生日》,《延吉女婿》等作品。延边小品也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生活。《我们家的早晨》,《娘家日子》,《你方我方》,《假工资袋》,《米酒》,《会亲家》,《高考日》等作品中生动的描写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通过老百姓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的民俗和文化。第三章对延边小品的艺术手法进行了分析。延边小品中有误会、偶然、对比、反转、悬念、剧中剧、正喜剧、语言的个性化等一些常见艺术手法。本文中对每种小品艺术手法进行单独的分析和整理,并举出每种艺术手法的代表作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的结论部分对论文整题进行总结,并对论文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简单的阐述。
其他文献
进入新时期,云南回族作家的小说创作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获得全新的发展。一方面,身处红土高原的回族小说家继承着血脉中回回人坚忍与执着,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自觉或者不自觉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部分,没有词汇就无法沟通交流。英语语言学习更是如此。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生词汇量需要达到八级水平,即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但对于大部分高中生来说,掌握词汇非常困难,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不能较好的使用与其学习风格相适应的词汇学习策略。本文以安徽省亳州市某重点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样本分别抽取高一至高三年级三个班学生,总计360
<正>转眼间已到与各位免疫学同仁共同回顾年度免疫学研究新热点新进展的第六个年头。总体而言,2014年,国际免疫学界在天然免疫识别与应答、T细胞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分化发育
使用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双季戊四醇(DPER)发泡体系(M-D体系)取代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R)体系(A—M—P体系)制备了水性钢构防火涂料。讨论了MPP/DPER质量比、基料用量
作为一位在明清之际,特别是清初颇有影响的诗人,宋琬在明清易代之际的诗歌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历来以宋琬以及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也不乏其见。虽然历来人们一致认为其《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认真研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了解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传统文化,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之一。“忆语体”作品既有记录家庭
基于当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服装定制的相关理论,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及市场调研等方法,对工匠精神在定制服装中的价值进行模糊评价。根据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品牌、人员、服务
课程是本科教育最重要的元素,课堂教学是学生素质养成和能力培养最重要的途径。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是在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同时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革的方法可以是寓道
杨龙友(1596—1646),名文骢,号山子。贵州贵阳人。龙友文采风流,其诗入《崇祯八家诗选》,诗人也。工书善画,山水尤长,画家也。当国家危难之际,能领兵抗敌,豪杰之士是也。兵败
本文以搜集到的五百多首诗歌材料为依托,研究汉代至清代书写颜回的诗歌。论文从五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引言。引言部分包括界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梳理当代研究成果两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