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时期,我国节能减排任务依然艰巨,减排效果有待改善。气候变化导致越来越多的极端恶劣天气的出现,以及雾霾天气的频发,对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能源问题是节能减排的关键,1996-2010年,我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从0.97hm2/hm2增加到1.96hm2/hm2,增加了2.02倍,使得现有森林和草地的面积不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能源碳足迹。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对国家或者地区的能源强度进行分解分析,以找到关键影响因素,进而制定针对性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因此,本文以降低能源强度、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为研究目的,主要的创新点如下:(1)采用指数分解分析(LMDI)方法对我国能源碳足迹生态压力(EPICF)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结果表明,森林和草地的人口压力、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3个因素对EPICF的增加起到抑制的作用,经济发展因素起到促进的作用。在影响EPICF变化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促进作用超过其它的抑制因素,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压力问题将更加严峻。(2)采用广义费雪指数(GFI)模型将天津市34个工业产业的能源强度的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三个因素。分解结果表明,从逐年各因素效应的累积值来看,产业结构对天津市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能源结构,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较小。因此,天津市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的重点应放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展绿色产业,促进产业升级。(3)发展绿色产业成为降低省市,甚至是全国CO2排放强度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进一步研究天津泰达绿化公司的发展运营模式,并进行综合经济效益评价。以泰达绿化公司盐碱地绿化工程项目为例,进行进度计划的编制、优化与控制,提出了项目进度控制、质量预控和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提出了绿化企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设置原则,构建了其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环境、社会经济、自然环境3个准则层的17项指标,给出了各项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发挥生态绿地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并对泰达绿化公司进一步提高综合效益提出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