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传统手术椎板切全髓核摘除、半椎板切除、小切口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手术和后路椎间盘镜(MDE术)四种手术方式两两对比分析,从而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解决准确确立不同手术方式手术的适应症,提高患者对临床工作者的信任度。 方法:将我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近8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 LIDH诊断标准:根据胡有谷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第3版)》[1]纳入,通过筛选剔除,以病例资料保存完整,电话回访通畅,不完全随机选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0名,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龄20~68岁,平均45.0岁。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四组:小切口椎板间开窗组(A组)、半椎板切除组(B组)、全椎板切除组(C组)、MDE术组(D组)各30例。①所选病人从年龄、性别、手术节段及病程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有无差异;②整理病例资料进行四组手术方案在出血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四组手术方案在这三个因素方面的差异;③以术前、出院时、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术后2年的JOA下腰痛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为测指标,各有关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和百分率的形式表示,两两对比分析不同阶段患者的JOA评分,进行术前与术后不同阶段患者 JOA评分改善率等对比分析,得出不同阶段四种手术方式JOA评分有无差异;④四组术后2年优良率比较,得出组间差异;⑤为了探讨MDE术更加适合的手术节段,重新纳入患者分组,临床以要L3/4、L4/5、L5/S1节段发病较为常见,选入L3/4(LN4组)、L4/5(LN5组)、L5/S1(SN1组)每组各纳入病例20例,均以有压迫下位神经根症状体征,排除极外侧型突出,根据不同阶段不同节段MED术后与术前JOA评分,MED术对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在术后出院时、术后3月、6月、1年不同时期的JOA评分,可以得出不同阶段不同节段MED术治疗效果。 结果:①四组患者一般情况两两比较:四组患者一般情况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1)②四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两两比较:A组与B组,p﹤0.05;A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p﹤0.05;A组与D组,p﹤0.05;C组与D组,p﹤0.05。(结果见表2)③四组患者不同时期JOA评分两两比较:A组与B组,p﹤0.05;A组与C组,p﹤0.05;A组与D组,p﹥0.05;B组与C组,p﹤0.05;B组与D组,p﹤0.05;C组与D组,p﹤0.05。(结果见表3)④四组患者术后2年的手术优良率两两比较:A组与B组,p﹤0.05;A组与C组,p﹤0.05;A组与D组,p﹥0.05;B组与C组,p﹤0.05;B组与D组,p﹤0.05;C组与D组,p﹤0.05。(结果见表4)⑤患者一般资料(见表5)不同阶段不同节段MED术后与术前JOA评分(改善率):出院时、术后3月,LN4组与 LN5组,p﹤0.05、LN4组与SN1组,p﹤0.05;术后6月、术后1年,LN4组与LN5组,p﹥0.05,LN4组与SN1组,p﹥0.05。(结果见表6) 结论:小切口开窗/MED术出院后各时期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小切口开窗与MED术治疗效果相当;而MED术对比不同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椎间盘突出压迫腰4神经根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骶1神经根,而半年以后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