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软翼无人机精准着陆控制方法实验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翼无人机是一种新型无人装备,其特殊结构和飞行特点,使其拥有传统固定翼类和旋翼类无人机难以具备的优势,在运输物资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现精确的降落对该系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关于精确降落,存在着两点问题。第一个问题,大多数归航航迹规划算法都是一次性规划,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差,导致归航航迹规划算法无法引导无动力软翼无人机精确着陆。第二个问题是,目前的大多数航迹跟踪算法,抗风扰能力不强,飞行中与期望路径偏差大。针对于以上两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归航航迹规划算法和航迹跟踪算法,并实现了算法的有效性评估。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平台的搭建和实验。基于搭建完成的实验平台,进行了实际遥控的飞行试验,在无动力平稳降落的状态下采集横侧向的单侧下拉输入激励及输出响应数据。基于输入输出数据进行横侧向模型的辨识,并通过模型交叉验证法对辨识模型进行了验证,为后面章节的基于无动力软翼无人机的航迹规划和航迹跟踪的仿真奠定基础。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归航航迹规划,采用了分段归航策略,分段归航就是将整个归航路径段分为三段,分别为径向归航段、盘旋削高段以及末端着陆段,通过遗传算法寻优,找到合适的盘旋削高的盘旋半径,使得最终降落误差降低。考虑到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干扰,一次性规划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将末端着陆段的直线替换为贝塞尔曲线,可以实现路径段的实时规划、障碍物躲避、路径重规划,减小最终规划路径的着陆点误差。第四章介绍了一种非线性的航迹跟踪策略——L1轨迹跟踪算法,该算法被首次应用于无动力软翼无人机系统,然后基于第三章已经生成的期望航迹段,本文分别提出了三种针对于不同航迹段的假目标点产生以及跟踪策略,并且对比仿真了 PID轨迹跟踪算法和L1轨迹跟踪算法在无风和有风情况下针对于这三种轨迹的跟踪效果,并得到了在有风情况下,L1轨迹跟踪算法性能要优于PID轨迹跟踪算法的结论。第五章结合了前面提到的路径规划与跟踪,实现了末端航迹的重规划,减小由于风扰以及系统跟踪误差引起的着陆点误差。对存在障碍物的情况下所规划的期望路径进行了跟踪仿真。最后使用了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对随机的初始状况进行了精确着陆控制,并得到圆概率误差,作为衡量本文提出的精确着陆算法性能的指标,最终验证本文提出的针对于无动力软翼无人机系统的精确着陆算法性能优良,可以适用于该系统。
其他文献
介绍了低烟无卤梭车电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的选用,监视线芯和地线芯导体采用纺纶丝纤维加强,动力线芯导体采用多股镀锡软铜线股绞和复绞,并且为股绞和复绞同向的结构,内外护套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群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2014年9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
微型月季作为一种重要的微型花卉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对微型月季组织快繁的相关过程的初步研究,探索了规模化生产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外植体材料的选取以顶芽为最好
通过对水清洗工艺技术的研究,掌握水清洗工艺的方法,使PCB组件水清洗后达到国军标的要求。采用试验元器件、PCB、清洗剂以及焊接辅材组装水清洗样件,经过大量的水清洗试验,对
为提高各种分布式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因常规检修引起的人力和物力浪费,研制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电气连接点在线测温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分布式电气连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产业结构随之调整与优化,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规模与种类也在发生改变。参照世界各国发展轨迹,结合信息经济的时代背景,工业化中后期的经济业态为精细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尝试用微课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各级部门,网络教育企业也积极地参与到微课资源和微课平台的建设上来,涌现出了众多参次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驱动为主导,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是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本文从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出发,将经济发展质量定义为增长效率提高、环境代价改善与成果分享增进的产物,并从消费需求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逻辑机理进行理论阐释,再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2007至2016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并系统检验了企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农村公路历经十多年建设,工作重心由建设转向管养。平原地区的农村公路(特别是乡路、村路)普遍存在"田路争地"的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在邯郸市邱县按照"一路
<正>危险物是泛指那些易燃、易爆、有强烈腐蚀性或毒性的物质。由于其自身特性,危险品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危险性,而一旦在流通环节出现问题,更会对社会和人员造成极大的危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