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安全感的含义、特征、历史样式及其实践生成。安全是与危险相对立的概念。安全感就是人们基于特定时期的自我生存际遇与生态环境认知,对自身与环境关系的非自信把握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其形式上表现为一种主观判断,在现实中表现为某种非和谐、非平衡状态,在实际中表现为某种非自然的行为。安全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信心、安全和自由。它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肯定程度及相应的生活态度。安全感具有主体特征、客体特征和类型特征。“现实中的个人”是安全感的发生机制,是安全感发生的主体。安全感是“现实的个人”对当下外部环境所产生的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呈现于“现实的个人”的实践过程中。安全观的客体是客观的现实世界。安全感作为一种主观心理状态,来源于客观实在,也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安全感就表征形式而言,分为显性安全感与隐性安全感;就形成根源而言,分为内生型安全感与外生型安全感;就作用范围而言,分为生态安全感、经济安全感、政治安全感与文化安全感。安全感的样式是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本质反映。安全感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个历史样式。在农业社会,逐渐萌发的主体意识和深度根植的从属意识互相混合而成了独特的“依附型”安全感。在工业社会,以理性精神所主导的人强势地进入自然,全面和深刻介入自然进程,从而形成了“支配型”安全感。信息社会以知识的生产和管理为核心,以电脑和网络为媒介,通过信息革命产生了大量系统化的信息、技术和知识,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信息型”安全感。安全感标示着人和外在世界的关系,体现了历史主体(人)对其自身生存环境的应对方式及适应程度,同时,也是人类自我保护、本质力量呈现与增强的一种有效机制。实践性是安全感的本质特征。实践活动的基础性和首要性决定了安全感形成的必然性。安全感正是在感性的物质活动、生产变迁、社会转型和意识形态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人是以悖论性的存在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相接触,在不断实现人的自我的同时,形成对外在世界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