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风景园林的视角出发,以明清时期的乡土景观为切入点,对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进行分析,研究《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乡土景观构成要素。本文参照《增评补图石头记》,《脂砚斋批本红楼梦》,《孙温红楼梦绘本》,以及同时期的版画作品等,对大观园中乡土景观要素进行归纳和补充。继而从植物、地形和建筑三类园林要素入手,分析乡土景观要素应用手法。在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北京大观园和上海大观园的植物和建筑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探究乡土景观在《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体现和意义,并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意见和参考。文章的核心内容有:(1)基于类型学研究,通过归纳总结将大观园中的乡土景观要素分成三类。分类包括生活景观要素、生态景观要素、生产景观要素。生活景观要素包括:村落、建筑、集市、生活用具等;生态景观要素包含:气候、水体、土壤、植被和动物等;生产景观要素包含:农田、林地、生产工具等要素(李鹏波2016)。本节主要分析原文中代表“田园”的稻香村景观和代表“山林”的潇湘馆进行解析,其他院落则精简概括,通过小说行文的描写,最终得出大观园中各院落节点乡土景观要素统计表。(2)从园林构成要素中的植物,地形,园林建筑三方面分析大观园乡土景观设计手法。对于大观园中的植物,首先进行栽植植物的统计,将其分为乔木,灌木及藤本,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禾本科植物五大类,并列出大观园中常见植物栽植统计表;分析大观园中四季景观树种构成,列出大观园四季景观植物统计表;整理和归纳大观园各院落植物配置,分析其植物配置手法与体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和品格间的联系,列出大观园院落植物统计表,并辅以掣花签植物表格说明大观园这一人文园林中植物选择的独到之处。对于大观园内的地形,则从掇山叠石和理水方面进行阐述,曹雪芹对石的偏爱以及中国古典园林自古以来的赏石审美也奠定了大观园的叠石技法之深并分析大观园内形态丰富的水系。在园林建筑方面,则从庭院空间,题对额,空间的串联与分隔三方面进行探究,并列出大观园各院落中的匾额与楹联统计表。(3)北京大观园与上海大观园实地调研考察。对北京大观园和上海大观园的调研是用来检验上文探讨乡土景观设计手法的途径之一,由于两处大观园的地理位置差异,导致造景也各具特色,而这种差异则更加体现了乡土景观的独特性,基于同一本书对大观园进行还原,但却得到两处大有不同的园林。本节主要从植物与建筑两方面探讨北京和上海两处大观园的乡土景观体现,并进行对比分析。(4)分析《红楼梦》中的乡土景观的体现及意义。本节从审美性,生态性和精神性分析《红楼梦》乡土景观的意义。审美性——从自然出发的乡土景观设计,这一节主要体现其“不落富丽俗套”和“佳园结构类天成”;生态性——从自然出发的乡土景观设计,这一节主要从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塑造的乡土景观和丰富的生物相及独立的小生态系统进行表述;精神性——从心灵出发的乡土景观设计,主要从文人墨客心中的桃花源和贾宝玉和少女们的避风港湾两方面进行阐述。(5)乡土景观要素的运用手法对对现代研究乡土景观和景观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1)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2)塑造合理的人性化尺度空间(3)运用能体现场地精神的植物(4)打造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