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用户数量为12.56亿,普及率达到90.8%。而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通讯广泛使用,消费者对手机时尚化和多功能化的追求,加速了手机更新换代和废弃速度,更换周期由以往的4-5年、2-3年,缩短至如今1-2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崛起,基于C2B网络平台的新型网络回收模式受到人们关注。该回收模式强调以消费者为核心,发挥消费者主动性和满足个性化需求;突破了回收过程中的时空约束瓶颈,通过建立基于互联网交互性、现代物流快捷性和电子支付便利性的新型网络回收平台,搭建起消费者、回收商和正规处理企业间的桥梁,降低搜索成本和交易成本。废旧手机网络回收模式在我国已发展四年之久,从最初的发源地上海,逐渐蔓延到北京、南京、苏州、天津、广州和深圳等发达城市,成为受众多消费者所青睐的一种既现代又时尚的回收方式。面对网络回收市场竞争的激烈化,谁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谁就能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准确判断影响消费者参与废旧手机网络回收的关键因素,对应采取合理策略提高消费者的参与热情,是值得网络回收平台各参与者关注的研究课题。本文在研究传统回收模式中居民电子垃圾回收行为意愿的同时,也借鉴电子商务领域关于消费者接受新技术(系统)意愿的相关研究,从而能更深入地探究消费者废旧手机网络回收影响因素。本文在对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目的与意义进行分析基础上,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和社会影响理论,对影响消费者参与废旧手机网络回收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合理假设。通过定性访谈分析和问卷预测试确定将平台服务质量、回收商信任、社会影响和外部影响这4个影响因素纳入TAM模型中,构建影响消费者废旧手机网络回收意愿的理论模型,分析消费者使用网络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选取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各大论坛上的“爱回收”用户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335份有效数据。运用SPSS17.0和AMOS17.0软件对回收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检验、效度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和多群组分析,揭示了平台服务质量、回收商信任、社会影响、外部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它们对消费者参与网络回收意愿的作用关系。实证研究发现:(1)在网络回收中,影响消费者参与废旧手机网络回收意愿的因素主要包含回收平台服务质量和外部影响;(2)在网络回收中,感知有用性是影响消费者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意愿和感知有用性;(3)在网络回收中,影响消费者废旧手机网络回收意愿的因素不包括社会影响和回收商信任。根据研究结果,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消费者废旧手机网络回收意愿的具体建议:(1)网络回收平台管理者应重视回收交易模式的创新改革,增强回收网站的互动性、便利性和安全性,以提高回收网站的个性化、人文化服务;(2)网络回收商应提供给消费者较高的回收价格,保证回收交易的真实性,避免任何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和动机,以此提升消费者的信任水平;(3)政府和媒体部门应该加大对法律法规与信息宣传的支持力度,让消费者及时了解政策动向,积极参与到废旧手机的网络回收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