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黄帝内经》“治未病”理论为基础的中医优势技术由来已久,例如以穴位贴敷为代表的基于不同慢性疾患的加重复发防控技术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穴位贴敷疗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基于循证医学理念,通过现代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手段,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了基于文献的回顾性分析和临床观察研究。本研究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文献研究2.穴位贴敷疗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疗效观察目的:通过运用相关现代文献和临床观察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对贴敷药物、贴敷穴位、时机、时间以及贴敷后的皮肤反应等相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并以此为突破口,以期进一步掌握《黄帝内经》“治未病”优势技术的操作规律,并为以穴位贴敷为代表的基于不同慢性疾患的加重复发防控技术的规范与推广提供依据。方法:文献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方法,以“穴位贴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为关键词,对2005年1月至2015年4月清华同方CNKI系列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全文数据库进行了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纳入合格文献,录入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临川观察采取观察性临床研究(observational studies),又称病例对照研究和临床问卷调查(questionnaire study)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例队列研究设计(cohort study),在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三所III级甲等中医院,形成COPD缓解期老年患者3个队列,通过随访对三所医院不同治疗方案进行观察与初步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使用中药频次最高的前四位依次为白芥子、细辛、甘遂及延胡索。其配伍比例以1:1:1:1为多。调和物质多使用姜汁。腧穴使用方面,以肺俞使用最多,其次为?中、脾俞、肾俞、大椎等。贴敷时机多选用三伏。贴敷时间多小于6小时。有16篇文献提及了贴敷后的皮肤反应,多为灼热、灼痛、发泡等。占77.1%的文献提及随机。5.7%的文献样本量大于500例。2.临床观察三所医院各纳入患者300例,共脱落72例。经统计学处理,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从发病季节来看,从高至低排序,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以无季节性复发率最高,其余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山西中医学院第三医院均以冬季发病最高,其余依次为春季、无季节性、秋季、夏季。经卡方检验,所有患者的发病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初诊时病人自感病情程度比较结果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从贴敷皮肤反应上看,三所医院不同的治疗方案三伏贴敷后,患者皮肤反应以无反应和轻微刺痛感居多,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治未病重点优势技术之一,“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在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面有着显著成果,适宜推广。从回顾性文献分析来看,“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中,中药组成、配伍比例、穴位处方、贴敷的时机选择以及贴敷时间的长短、贴敷过程中的皮肤反应等因素均为临床疗效的指标因素;从临床观察分析来看,年龄、体质、情志因素、发病季节均为该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客观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的发挥和病情稳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