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全球CO2排放量持续增加,而CO2的过量排放会使地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因此对其资源化利用才是治理CO2污染的根本方法,而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寻找成本低并可以大量消纳CO2的原料。CO2矿化是近年来提出的CO2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利用含钙镁的天然矿石或钙盐镁盐将CO2封存为稳定的的碳酸钙或碳酸镁等固体碳酸盐,同时获取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以盐湖MgCl2作为原料来矿化CO2制备MgCO3·3H2O产品,不仅能够减排CO2,又可以避免镁盐的浪费,对我国镁资源的开发利用和CO2的减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MgCl2和NH3·H2O为原料,通过合成高活性的Mg(OH)2中间体来矿化CO2,研究了MgCO3·3H2O在Mg(OH)2–CO2–H2O体系中的沉淀结晶反应,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Mg(OH)2为中间体,采用沉淀结晶法制备MgCO3·3H2O,考察了反应温度(2040oC)、MgCl2初始浓度(0.11.0 mol·L-1)对所得晶体组成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gCl2初始浓度为0.1 mol·L-1时,在20 oC下所得晶体为无定型的片状Mg(OH)2,尺寸为150200μm。当温度升高至3040oC,所得晶体为束状的MgCO3·3H2O,尺寸为3060μm;MgCl2初始浓度对MgCO3·3H2O晶体的组成和形貌也有一定的影响。MgCO3·3H2O晶体生长的最佳条件为40 oC,MgCl2初始浓度为0.5 mol·L-1,此时得到的MgCO3·3H2O晶体长度为5055μm,直径为15μm。(2)在Mg(OH)2–CO2–H2O体系中,采用沉淀结晶法制备MgCO3·3H2O,对矿化过程中的液相进行Mg2+和pH值的测定,固相组分进行XED、FTIR、TG分析,可知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固相组分由Mg(OH)2晶体逐渐转化为Mg(OH)2和MgCO3·3H2O的混合物,最后完全转化为MgCO3·3H2O晶体。当改变MgCl2和NH3·H2O的滴加顺序时,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的Mg(OH)2晶体,这是由于Mg(OH)2晶体不同晶面的取向生长造成的,在不同的滴加顺序下MgCO3·3H2O的生长机理均为溶解–再生长。(3)在Mg(OH)2–CO2–H2O体系中,采用沉淀结晶法制备MgCO3·3H2O,考察了CO2浓度(16.7100%)、杂质离子(NaCl、MgSO4)等因素对所得晶体质量和MgCl2固碳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O2浓度的增大,产物由Mg(OH)2逐渐转相为MgCO3·3H2O,MgCl2的固碳率随C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添加NaCl杂质所得产物均为棒状的MgCO3·3H2O晶体,产物的直径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而减小,MgCl2的固碳率呈下降趋势。添加MgSO4杂质时所得产物均为棒状的MgCO3·3H2O晶体,产物的直径随着MgSO4浓度的升高而增加,MgCl2的固碳率呈下降趋势。添加NaCl、MgSO4杂质均会使产品的纯度降低,但所得产品纯度均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