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临安典型天然次生灌丛为例,通过样地调查资料,运用地统计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小尺度次生灌丛植被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冗余分析排序和偏冗余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植被特征与地形因子和干扰因子的关系,旨在为深入分析植被分布与影响因子的关系。该研究对认识天然次生灌丛景观的生态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次生灌丛的生态恢复与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共有高等植物83种,分属于38科67属,灌木层出现物种49种,重要值在10以上的物种共有4个,占物种数的8.2%,重要值在1~5的物种有11个,占22.4%;草本层出现物种共34种,重要值大于10的有3个,重要值在5~10的物种有2个,重要值在1~5的物种有10个。群落区系组成以亚热带科属为主,表现出常绿阔叶林已退化过渡到位于演替早期阶段的落叶次生灌丛群落。(2)次生灌丛生物量为0.2~32.86t·hm-2,空间变异较大。灌丛生物量经过对数转化服从正态分布,高斯模型为半方差函数最优模型,在81.05 m的空间相关范围内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灌丛生物量主要呈条带状分布,格局较为明显。(3)灌木多样性指数(H1)、草本多样性指数(H2)以及植被盖度(C)均服从正态分布,变异系数(CV)为25.83%~43.14%;H1和C符合指数模型,H2符合球状模型;植被特征指数的空间相关范围为6.6~193.6 m,其中H1、H2呈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而C的空间相关性较强;H1、H2呈条带状分布,C由于分形维数较大,空间格局较为复杂,呈零星斑块状空间分布。(4)环境因子中,坡向对H1的影响最大,坡向能单独解释其空间变异的3.8%;H2、C和W受林火烈度影响最大,林火烈度能分别单独解释H2、C和W空间变异的16.8%、17.2%和29.7%。植被空间变异均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不同环境因子对植被空间变异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说明研究区内结构性因子,如坡度、坡向、凹凸度及林火烈度对植被的空间异质性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