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汉初政论散文是我国古代政论散文的第一个高峰,它继承先秦诸子散文的优良写作传统,又融合西汉文学的时代特征,在治国理论和散文创作方面为后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通过对西汉初政论散文的渊源背景、文本内容、文学性以及意义地位四个部分进行综合梳理探究,以期对西汉初政论散文的政论性和散文特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本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概述本课题研究现状,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通过梳理“散文”、“政论散文”的概念和源头以及先秦诸子政论散文的发展概况,论证诸子散文在政治理论和写作手法上对西汉初政论散文产生的影响。以政治需要、思想环境的变化和文学自身的演变这三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论证西汉初政论散文产生的背景。第二章从不同角度对西汉初政论散文的文本内容进行分类归纳,阐述“论秦过”是西汉初政论散文的发端这一时代特征,总结其具体治国策略的主要内容,并明确劝谏君主行“王道”、上书诸侯王诉衷情是从统治者个人角度提出的政治理论。第三章在界定西汉初期“政论散文”四种具体文体样式的基础上,从兴衰之理、章法结构、言辞句式、情感与气势四个角度论证西汉初政论散文具备明确的文学性,并点明其骈散兼备的时代特征、突出其情感与气势上的艺术魅力。最后,总结西汉初政论散文所论述的治国策略对西汉产生的重要意义,分析“汉末三子”以及唐宋时期陆贽、韩愈、苏轼等政论家在散文理论和创作上对西汉初政论散文的借鉴和吸收,明确西汉初政论散文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