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在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通过中国渐次传入朝鲜半岛,其进入新罗最晚,但发展却最为兴盛,影响也最大。佛教新罗化的衍生过程,是与新罗国势的上升趋势相伴随的。一方面,佛教在新罗因为王室的支持,取得了合法地位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佛教亦为新罗的强盛在意识形态领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从佛教初传于新罗、佛教的新罗化过程、新罗的佛教文化以及佛教新罗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章主要论述佛教得以东传新罗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以中国化佛教与新罗本土的契合情况为中心,从中国南北朝佛教兴盛,统治阶级把佛教变为维护中央集权的思想体系和新罗向封建制转化,需要借鉴中国文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另外,佛教初传新罗,与当地民俗信仰共存共融,用以禳灾祈福,对当时新罗社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二章论述佛教的新罗化过程。佛教的弘扬受到历代君主的支持,其代表是法兴王时期佛教的初传和真兴王时期佛教的振兴。佛教新罗化过程中出现大批僧侣,他们不仅对新罗的佛教或文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还对中国古代佛教的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新罗佛教教派至高丽初期,形成“五教九山”的盛世。其中,圆光的“世俗五戒”与慈藏的“新罗根本佛土论”的提出使新罗出现独特的佛学理论,是佛教完成新罗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三章主要从新罗佛教传说、佛寺与造像艺术及佛教绘画和舞蹈三方面透析新罗佛教文化的内涵与精髓。 第四章阐述佛教新罗化的历史意义及影响。佛教促进了朝鲜半岛思想文化的发展,突出了新罗佛教以“护国”为中心的特点。新罗对隋唐实行佛教外交,利用双方佛教交流的机会,从隋唐王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新罗社会发展。 新罗佛教是在吸收与借鉴中国化佛教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的具体情况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新罗本土特色的佛教,并不是中国佛教简单的“移植”或“延长”,也不是中国佛教的退化。在新罗时代,它由于具有佛缘国土思想等以新罗为主的本位思想,超过了印度佛教,并在中国佛教的教理研究中起了指导作用。另外,佛教学者从大量经典文献中精炼、筛选出佛教思想的精神、内核,确定出适应新罗国情的教义理论、礼仪制度和修持方式使之与固有的文化相融合,并深入新罗人民的生活之中。也就是佛教日益与新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结合,形成为独具本地区特色的佛教。佛教在新罗,受到以王室为中心的贵族信仰,形成了国家性的护国信仰和现世利益思想,并在庶民大众中普及,成为生活佛教。尤其是佛教在与新罗固有多重信仰文化(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的互相融合过程中,逐渐构成了新罗传统文化的格局,这不仅表明了佛教以其独特的理念丰富和充实了新罗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表明了佛教适应新罗社会的需要,促进了新罗民族文化的发展。新罗佛教强烈的政治色彩及其所体现的具有“护国特质”的佛教外交手段,也是其它地域内佛教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