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个月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虽然在去年12月有小幅回落,但通货膨胀的翘尾因素使我国今年仍然面临比较严峻的物价形势,社会民众在生活中已切身感受到了物价的快速上涨,并有细心民众罗列了近几年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价格对比单,价格涨幅之大令人咋舌。物价问题也引起了我国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在今年3月5日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通货膨胀是指一经济体中大部分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一段时期内持续地、普遍地上涨,其关键特征在于以下两点:(1)普遍性,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都发生上涨,非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2)持续性,非因偶然因素或其它原因造成的临时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率一般由各种价格指数的涨跌幅来衡量,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遍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即我们熟知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是通过一组代表性消费品及服务项目随着时间的变动,反映在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相对数(指数的基期数值定为一百)。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创新性地将压力测试方法应用于我国通货膨胀研究,国内外尚没有研究学者直接应用压力测试方法来研究通货膨胀问题。组织结构上,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序言,介绍选择该题目的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文章组织结构;第二章介绍通货膨胀理论和压力测试方法应用流程,概括介绍目前比较成熟的通货膨胀基本理论和使用压力测试的具体步骤;第三章使用各种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测试模型,从三个角度考察了我国的通货膨胀形成,分别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基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的我国通货膨胀率逐步回归模型和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模型,但由于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精度较低,不适合应用于进行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压力测试,但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存在“产出-物价”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即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正相关,变参数分析表明产出缺口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基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分析表明,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对我国近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贡献较大,两类价格指数权重之和接近50%。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模型结果显示,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包括通货膨胀率滞后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货币供应量M 2增长率、一年期存款利率、汇率和国际食品价格增长率;第四章,在第三章构建模型的基础上执行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压力测试,第一步先对模型的解释变量做一个预测,估计解释变量数值范围,然后设计合理的压力测试情景。第二步利用模型计算不同情景下的我国通货膨胀率。综合分析实证结果,得到以下政策建议:我国政府应该下大力度调控好国内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切实保证我国粮食、蔬菜、水果等食品的充足供应,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不正常市场行为,另外应当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努力提高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租房的比例,争取实现民有所居。此外,我国也应防范国际食品价格上涨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