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的非关税壁垒,以反补贴、反倾销和环境标准(或质量要求)三大贸易保护措施为主。上述贸易壁垒如何影响中国外贸,本文旨在作出一个系统、全面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由三个相对独立的章节构成。
本文第一章节分析了:进口国两个利益集团对它国出口补贴的不同立场,对进口国最优抵消性政策产生的影响。中间品的消费者会由于出口补贴而获益,但中间品的生产者会对补贴持反对态度。本文结论是:如果两者都捐款对政府进行游说,来影响政府贸易政策的决策,政府的抵消性措施可能比没有游说的情况下更严格(或者宽松),这取决于市场结构、市场规模、两国相对成本大小。
反倾销这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贸易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这个现象,本文第二章节的实证分析显示:1.控制了被反倾销起诉的共同因素,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起诉仍然显著多于其他任何国家;2.中国遭受大数量的反倾销起诉主要因为在于出口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汇率方面的因素。主要贸易伙伴国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也是中国被频繁起诉的重要因为。可以认为“非市场经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内生的;3.对于化学行业——这个被起诉最频繁的行业而言,行业集中度过低,低原料成本等因素是其被频繁反倾销的主要因为。
发达国家对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提出的环保标准,在本质上类似于最低减污要求。本文第三章节的基本模型沿用了传统的垂直差异模型。两个在进口国进行竞争的企业,有动力在研发阶段增加投入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本文接着分析了施加配额以及环保标准(最低减污要求)对两国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等的影响。接着文章给出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文中首先检验了:中国相对于其它国家中国环境管制的宽松,能否解释中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增长。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个假设。其次,我们的实证结果没有证明:国外采用增加新的关税以及非关税壁垒,来抵消由于中国宽松的环境管制带来的高污染行业导致的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