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针刺左侧脾经输原穴,观察针刺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双侧太白穴皮肤温度变化的特点,探讨针刺左侧太白穴对其穴温的影响,为临床使用该穴治疗皮肤温度异常的相关疾病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受试者为健康青年,均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在读学生,共30例,男女人数随机,年龄在18至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70±1.95岁。在室温26±1℃,湿度20±10%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使用仪器为WNⅢ0805通用型数字式医用红外热像仪。针刺前,受试者安静休息40min,每5min观测一次双侧太白穴温度并记录数据,体温稳定后,施针者对左侧太白穴进行局部常规消毒,直刺入针,得气后停止入针,留针10min时行针,应用平补平泻手法均匀捻转15秒,每秒捻转6次,共90转,再次留针10min后出针。观察左右两侧太白穴皮肤温度的时间点:进针时、留针5min、留针10min、行针后、行针后5min、行针后10min、出针后、出针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使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针刺左侧太白穴对同侧太白穴温度的影响:从进针直至出针后30min的穴温均低于进针前,其中进针后、留针5min、出针后、出针后25min、出针后30min与进针前太白穴温度比较分析均有显著变化,p<0.05。行针后太白穴温度虽然下降,但与行针前温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针后5min,太白穴温度下降明显,与行针后太白穴温度比较分析有极显著变化,p<0.01;出针后太白穴温度与出针前太白穴温度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针刺左侧太白穴对右侧太白穴温度的影响:从进针直至出针后30min的穴温均低于进针前,各时间点穴温与进针前比较分析均有极显著变化,p<0.01。行针后5min太白穴温度与行针后太白穴温度比较分析有显著变化,p<0.05;出针后太白穴温度相比出针前太白穴温度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针刺侧太白穴与非针刺侧太白穴的皮肤温度比较:针刺左侧太白穴引起双侧太白穴温度均下降,整个针刺过程中,留针、行针至出针前,针刺侧与非针刺侧温度无明显差别,p>0.05。出针后5min至15min针刺侧与非针刺侧温度比较明显升高,p<0.01,但双侧温度仍低于进针前,出针后15min至30min针刺侧与非针刺侧温度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
1、针刺左侧太白穴引起同侧太白穴温度下降,并持续在进针后、留针、行针、行针后,出针后的整个针刺过程中,其后遗效应明显。
2、针刺左侧太白穴引起非针刺侧太白穴温度下降,并持续在进针后、留针、行针、行针后、出针后的整个针刺过程中,其后遗效应明显。
3、针刺左侧太白穴引起双侧太白穴温度均下降,留针、行针至出针时双侧下降温度无明显差别,但出针后非针刺侧温度下降的后遗效应较针刺侧明显。
针刺左侧脾经输原穴,观察针刺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双侧太白穴皮肤温度变化的特点,探讨针刺左侧太白穴对其穴温的影响,为临床使用该穴治疗皮肤温度异常的相关疾病提供参考数据。
方法:
受试者为健康青年,均来自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在读学生,共30例,男女人数随机,年龄在18至3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70±1.95岁。在室温26±1℃,湿度20±10%的环境下进行实验,使用仪器为WNⅢ0805通用型数字式医用红外热像仪。针刺前,受试者安静休息40min,每5min观测一次双侧太白穴温度并记录数据,体温稳定后,施针者对左侧太白穴进行局部常规消毒,直刺入针,得气后停止入针,留针10min时行针,应用平补平泻手法均匀捻转15秒,每秒捻转6次,共90转,再次留针10min后出针。观察左右两侧太白穴皮肤温度的时间点:进针时、留针5min、留针10min、行针后、行针后5min、行针后10min、出针后、出针后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使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针刺左侧太白穴对同侧太白穴温度的影响:从进针直至出针后30min的穴温均低于进针前,其中进针后、留针5min、出针后、出针后25min、出针后30min与进针前太白穴温度比较分析均有显著变化,p<0.05。行针后太白穴温度虽然下降,但与行针前温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针后5min,太白穴温度下降明显,与行针后太白穴温度比较分析有极显著变化,p<0.01;出针后太白穴温度与出针前太白穴温度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针刺左侧太白穴对右侧太白穴温度的影响:从进针直至出针后30min的穴温均低于进针前,各时间点穴温与进针前比较分析均有极显著变化,p<0.01。行针后5min太白穴温度与行针后太白穴温度比较分析有显著变化,p<0.05;出针后太白穴温度相比出针前太白穴温度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针刺侧太白穴与非针刺侧太白穴的皮肤温度比较:针刺左侧太白穴引起双侧太白穴温度均下降,整个针刺过程中,留针、行针至出针前,针刺侧与非针刺侧温度无明显差别,p>0.05。出针后5min至15min针刺侧与非针刺侧温度比较明显升高,p<0.01,但双侧温度仍低于进针前,出针后15min至30min针刺侧与非针刺侧温度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
1、针刺左侧太白穴引起同侧太白穴温度下降,并持续在进针后、留针、行针、行针后,出针后的整个针刺过程中,其后遗效应明显。
2、针刺左侧太白穴引起非针刺侧太白穴温度下降,并持续在进针后、留针、行针、行针后、出针后的整个针刺过程中,其后遗效应明显。
3、针刺左侧太白穴引起双侧太白穴温度均下降,留针、行针至出针时双侧下降温度无明显差别,但出针后非针刺侧温度下降的后遗效应较针刺侧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