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向信息化社会快速迈进,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深刻的社会巨变和创造性的重建。信息化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使社会各单位和全体公众都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声音、数据、图像或影像等各种信息媒体,高度共享和相互传递信息,以发掘社会智能潜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与生活质量,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和社会优质发展。 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民主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党的十六大提出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新举措。信息化的出现,无论是在宏观的政治层面,抑或微观的价值观念层面,都对中国政治参与产生深远的影响,使人类的政治生活揭开新的一页。 本文以研究信息化在中国政治参与中的地位与作用为起点,在对其地位与作用有了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探讨了信息化对中国政治参与造成的影响,力求体现出一种系统性和整体性。最后针对现实,就如何良好的运用信息化,发挥它的优势,避免它的消极影响提出五个方面的对策,以提高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和质量。在写作上,本文力图体现出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合,并以实证分析为主,注意突出“分析”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