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身处熟悉或陌生的环境中会存在社会退缩行为,属于幼儿成长阶段中较为常见的现象。而有研究表明,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可能会导致幼儿存在消极自主性、社交能力低、情绪管理障碍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其以后的社会适应。诸多因素都会引发幼儿出现社会退缩行为,其中家庭因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时期多数时间都处于家庭环境中,父母长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与理念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父母心理控制是父母通过引起幼儿内疚或是焦虑等手段,达到入侵幼儿思想情感目的的教养行为,该类教养模式极易引发幼儿心理社会功能的失调。以往的研究表明,除了家长教养模式外,亲子依恋关系、家庭情绪氛围都对幼儿心理健康、社会行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探讨了父母心理控制对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以及亲子依恋、家庭情绪表露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期为幼儿社会行为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本研究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河南、山东地区幼儿园中的778名3-6岁幼儿的父母及其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由于幼儿年龄较小,所以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状况由班级教师进行评价,父母心理控制水平、亲子依恋水平以及家庭情绪表露状况由幼儿的父母进行报告。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考察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与父母心理控制的人口学差异及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与父母心理控制、亲子依恋、家庭情绪表露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果:(1)3-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在幼儿的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心理控制的消极控制维度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父母心理控制、亲子依恋、家庭情绪表露、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四个变量之间两两相关显著,父母心理控制与家庭消极情绪表露、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呈正相关,与亲子依恋、积极情绪表露之间呈负相关。(3)亲子依恋在父母心理控制与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父母心理控制能够降低幼儿出现社会退缩行为的概率,父母心理控制对亲子依恋、亲子依恋对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均为负向预测作用。(4)家庭情绪表露调节了亲子依恋对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家庭消极情绪表露程度越高,亲子依恋对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越明显,反之亦然;家庭积极情绪表露程度越低,亲子依恋对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负向影响就越强,反之亦然。(5)家庭情绪表露是“父母心理控制—亲子依恋—幼儿社会退缩行为”这一中介路径的后半段起到了调节作用,形成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