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列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马列主义传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着丰富的经验,研究这一时期的马列主义传播对于当前的马列主义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不。全文在逻辑结构上由文献综述、绪论、正文及结语构成。在综述与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总结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绪论内容包括选择本论题的缘由及意义,确定研究思路与本论题所要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对当时马列主义能在重庆得以广泛传播的背景进行分析,包括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驳斥国民党谬论的需要以及增强民众对马列主义认识的需要三个方面。第二部分,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的马列主义的传播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起步阶段(1938年12月到1939年12月)、深入阶段(1940年1月到1942年12月)以及高潮阶段(1943年1月至1945年8月)。第三部分,关于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马列主义传播的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思想、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其他思想四个方面。在哲学思想中,阐述了唯物论、辩证法及认识论三个部分,政治经济学思想包括雇佣劳动与资本、价值与利润率、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合作社三个部分,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分为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以及反对乌托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进行阐述,其他思想主要是关于军事思想、文艺思想以及党建思想三个部分。第四部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马列主义传播的形式与特色,传播形式主要有原著翻译、原著解读以及读者信箱三种;而传播特色是抗战时期重庆地区与其他地方以及其他时间的不同之处,其中包括结合时代主旋律进行宣传、结合特殊环境进行宣传以及结合纪念日进行宣传三种特色。第五部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马列主义传播的成效与启示,传播的成效主要是增强了民众对马列主义的了解和认同;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马列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新形势下马列主义传播要适应时代要求,其内容要符合实际需要,传播形式要多种多样。结语部分,论述了本文论证的合理性,并指出在研究重庆地区马列主义传播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以及这个研究对于当今马列主义传播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