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泥是指瓷质砖在研磨抛光等一系列深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砖屑。据统计在全国范围内每年将产生上千万吨的废渣。目前我国在陶瓷废料的再生利用方面尚处于原始初级阶段,只有少量的废料得以回收利用,其它一般采取简单的填埋处理。若不进行有效的利用,变废为宝,不仅挤占耕地,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生活健康,更重要的是将会制约陶瓷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针对陶瓷废料污染问题,探讨陶泥用做混凝土掺合料的可能性。共设计C30、C4024组混凝土,分别是:无掺合料2组、粉煤灰混凝土8组、陶泥混凝土8组、复掺陶泥粉煤灰6组。将之与粉煤灰对比,测试了陶泥的基本性能及陶泥对混凝土强度、工作性的影响。并采用透反射显微镜研究混凝土的微观形貌。试验研究表明:根据《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GB/T2847-2005)和《用于水泥混合材的工业废渣活性试验方法》(GB/T12957-2005)试验。表明:陶泥具有潜在水硬性和火山灰性;根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进行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试验。表明:随着陶泥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降低明显,但是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也随着陶泥掺量的增加明显变好。粉煤灰混凝土情况则相反。当粉煤灰和陶泥复掺时能发挥各自的优势,表现在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和保水性的同时,而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根据《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1-2002》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表明:当陶泥和粉煤灰替代水泥量在10%~40%之间时,随着掺量的增加,3天、28天及90天龄期的混凝土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当陶泥取代水泥量在10%~30%之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都满足要求;综合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影响,陶泥取代水泥量在20%和复掺10%陶泥20%粉煤灰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