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研究,调查并探索岭南地区肝经湿热证痛经的发病情况,系统阐述其中医的发病机理,以论证该证型的存在。以《傅青主女科》中的方药宣郁通经汤加减治疗肝经湿热证痛经,通过相关评分表,科学评价其疗效。将国医大师路志正“湿病”学术思想在岭南地区发扬光大,为丰富岭南地区中医妇科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古今文献研究,现代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期刊,高级检索,主题:痛经,并含肝或湿热或肝经湿热。古代文献检索范围为中华医典(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ISBN 7-900377-49-2/R·8),检索词为肝经湿热。通过文献研究,制定肝经湿热证痛经中医证候评分表。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月经前4-7天口服宣郁通经汤加减,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疼痛程度改善、痛经症状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情况。使用Excel整理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用SPSS19.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成果:(一)文献研究现代文献检索分别检索到文献218篇(主题:痛经,并含肝)、33篇(主题:痛经,并含湿热)、1篇(主题:痛经,并含肝经湿热),排除一稿多投的文献,共有231篇有效,涉及肝经湿热证痛经的9篇。古代文献检索共227条条文,涉及女子肝经湿热证34条。所检索到的现代文献未提及的症状有大腿内侧疼痛、肛门坠痛、外阴及阴道瘙痒等,这些症状在古籍中则多次提到与肝经湿热有关。(二)临床研究在痛经症状疗效方面,痊愈4例(11.4%),显效14例(40.0%),有效率9例(25.7%),无效8例(22.9%),总有效率77.1%。在肝经湿热证中医证候方面,痊愈3例(8.6%),显效19例(54.3%),有效11例(31.4%),无效2例(5.7%),总有效率94.3%。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治疗在改善痛经症状和痛经的中医证候方面均有显著效果。结论:(一)古今文献已有论述肝经湿热证痛经,且在临床实践中,肝经湿热证痛经在岭南地区确实存在,但是相关研究较少,未能系统论述其发病机理,辨证时容易被人忽视或辨为他证而影响中医中药疗效。肝经湿热证痛经的病因主要有外感湿热之气和肝郁脾虚,湿热内生。其发病机理与肝主疏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证候特点体现在肝经循行路线上。(二)内服《傅青主女科》宣郁通经汤加减能更有效地改善肝经湿热证痛经的痛经症状和中医证候,减轻疼痛程度和伴随症状,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