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的日益加剧,具有低碳环保特征的轻量化制造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材料轻量化则是轻量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以铝合金为代表的轻合金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强度高、密度小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如何将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铝合金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接起来,成为了轻量化制造行业的重大难题,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传统的连接方法对于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连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的日益加剧,具有低碳环保特征的轻量化制造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材料轻量化则是轻量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以铝合金为代表的轻合金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强度高、密度小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然而,如何将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的铝合金与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连接起来,成为了轻量化制造行业的重大难题,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由于传统的连接方法对于铝合金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连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并改进了一种新型方法——焊铆复合连接技术,将焊接与铆接相结合,以实现铝合金和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有效连接。实验材料选用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和6061-T6铝合金,在原有的阶梯型铆钉结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半穿透型铆钉结构,既保留了阶梯型铆钉具有的热量缓冲的优势,又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种针对低功率激光诱导电弧复合焊接接头熔池截面形貌的定义方法,解决了传统的熔深-熔宽定义方法不能对低功率激光诱导电弧复合焊接接头截面形貌准确描述的问题,并研究了焊接参数对低功率激光诱导电弧复合焊接接头熔池截面形貌的影响规律及拉剪载荷下的断裂机理。对于焊铆复合连接,熔池截面成形是影响其连接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本文基于新的低功率激光诱导电弧复合焊接接头截面形貌定义方法,搭建了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构建了焊接熔合线正向预测模型和焊接参数反向预测模型,以实现焊接参数对焊铆复合连接过程中焊接接头熔合线的准确预测和焊接过程中熔池成形的调控。研究发现,半穿透型焊铆复合连接结构可以实现6061-T6铝合金和CF/PEEK材料的有效连接,焊接成形美观,受拉剪载荷时存在焊缝连接处断裂、拔出型断裂、复合材料断裂三种断裂模式,焊接参数与铆钉尺寸均会对复合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断裂模式产生影响,随着热输入的提高,接头连接面积增大,断裂模式由焊缝连接处断裂转化为拔出型断裂,最终转化为复合材料板断裂;当铆钉直径为10mm时,同参数下的抗拉强度最高,最大拉伸剪切断裂载荷达到2229N,约为母材强度的87%,失效形式为拔出型断裂。利用MATLAB中的三次插值拟合,准确地拟合了焊接接头的几何形貌。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较好,每组测试数据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不超过3%,标准差(STD)小于0.1。反向预测模型通过以设计的熔池截面形貌特征点为输入向量,准确的预测出对应的焊接参数,有效的提高了复合接头的承载能力,最大拉伸剪切载荷达到了2648N,为焊铆复合连接的质量优化和成形调控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热门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建筑能源领域也逐渐展开了智能控制方向的相关研究。一个完备的智能化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具备了众多监测物理量的传感器和庞大且复杂的传输网络以及数据管理平台。每一个正常工作的传感器都肩负着采集、传递和储存大量数据的重要任务,而稳定的网络环境也在控制系统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传感器存在电源和存储容量较小的局限性,且易受到诸如强电磁环境等外界
深海浮式平台的系泊系统设计时,需要确定安装于海床中的锚固结构的承载力。鱼雷锚是一种新型深海锚固结构,采用自由下落式安装,安装成本低,其承载力较大。传统鱼雷锚类似于桩,含有对称尾翼,其承载力主要由锚体侧阻力提供,其承载力与贯入深度密切相关。端承式鱼雷锚为一种新型鱼雷锚,在安装结束后,通过特殊机构张开端承板,进而形成端部阻力。论文利用小比尺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对端承式鱼雷锚的承载特性与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
粒子有限元法(PFEM)是一种新兴的数值模拟方法,其兼具有限元法坚实的数学基础及无网格方法在处理大变形、复杂边界问题时的优势,在流体动力学、岩土体大变形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在商业软件ABAQUS的基础上实现了PFEM法计算流程,并利用所实现的PFEM方法对地基承载力、塌落问题及边坡稳定问题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本文实现的PFEM法适用于岩土工程大变形问题,可对破坏全过程进行模拟;由于采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地表空间愈发拥挤,许多地区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城市化进程面临迟滞问题。此时,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为扩展城市空间的重要方法。在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地下水渗漏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建筑设施的墙体受到侵蚀,导致墙皮脱落甚至墙体开裂等问题,危及地下建筑结构安全。针对地下墙体渗漏问题,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可以远程控制的智能地下除湿系统。系统以MPS多脉冲电渗
本文以船舶海水淡化为背景,搭建平板液膜换热实验台,分析流体的温升变化以及在不同的初始温度和温差下流体传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原因。并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平板薄液膜换热的二维计算模型,通过模拟详细分析薄液膜内部热、质传递过程,分析换热过程中的速度、温度、浓度分布以及不同初始温度和加热温差对热、质传递的影响,其速度、温度、浓度的变化趋势,为平板薄液膜微细流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实验可以得到:随加热时间的
为了揭示快速贯入颗粒材料的贯入机制,本文从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两个方面对圆柱试件动态贯入石英砂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试验采用了12种不同长度、不同直径、不同尖端形状的铸铁试件分别以3m/s和6.5m/s的速度冲击石英砂试样,利用高速相机以1000fps的帧率拍照记录,采用Image J进行图片处理和分析,得到贯入速度和位移的时程曲线。然后对贯入时程曲线进行分析,得到试件的不同长度、不同直径、不
由于铁路站房作为重要交通枢纽,人流量大,运行时间长,一旦因为结构疲劳或者维修不及时而造成结构失效,甚至结构坍塌,不仅会造成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为了确保铁路站房在计划运营时间内能稳定运行,不至于因某些结构损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铁路站房进行健康监测,并对其进行损伤评估和寿命预测,就十分必要了。本文以襄阳东津站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1)由于有限元模型与真实结构之间存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缩写为CFRP)是一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混凝土梁加固材料。在桥梁工程中,CFRP常用于抗弯加固和修复,在梁底沿着桥梁方向进行粘贴,与钢筋共同承担拉力,起到抑制开裂、降低挠度的作用。通常,CFRP被假定与梁底面完美粘结;然而,因为桥梁往往直接暴露于恶劣环境中,且施工时可能存在缺陷,所以经常出现桥梁底面与CFRP脱胶的情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全球范围内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都出现增加的趋势,加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十年由于极端天气引发的城市雨洪灾害的频次、影响范围以及严重程度都在逐年增加。因此,对城市雨洪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管网、降雨预报、地形等对于城市雨洪问题的模拟是必不可少的资料。排水管网数据的获取尤为困难,并且由于多种原因,即使获取了某地区的铺设数据,我们也无法准确的了解到该区域的准确排水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水供需矛盾增加。长距离输水工程可用于改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现状,优化丰水与缺水地区的水资源配置,从而缓解城市缺水的紧张情势。在长距离输水管道实际运行中,管内空气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空气的滞留和气团的积聚会对输水管线的安全运行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及时进行管道排气工作,保证管线安全运行。本研究将气-水两相流流型与输水管线含气状态进行联系,从而基于流型的准确识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