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气秘证)的临床疗效。2建立肝脾气滞证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模型,探讨四磨汤口服液调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作用机理。方法1临床研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四磨汤口服液和莫沙必利治疗,疗程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各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2实验研究选用SD大鼠60只,SPF级,体重180-220g。普通饮食,适应性喂养1周后,进行实验。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莫沙必利组、四磨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正常组给予常规喂养、给水,其余各组进行造模。采用浓甘草灌胃联合夹尾激怒法进行造模。正常组常规饲料喂养、给水;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ml/次,1次/日,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1倍、2倍、4倍的四磨汤用量灌胃给药(6ml/kg、12ml/kg、24ml/kg),用药7天。给药结束后,行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实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SP、VIP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肌间神经丛SP、VIP、5-HT、AChE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Cajal间质细胞超微机构变化。结果1临床研究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气秘证)中医证候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比较,腹胀频度分级未见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症状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研究2.1模型组粪便颗粒和含水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四磨汤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粪便颗粒和含水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莫沙必利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胃残留率明显高于正常组,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四磨汤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残留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肠推进率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磨汤高、中、低剂量组和莫沙必利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四磨汤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3各组大鼠血浆SP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F=1.188,P=0.328)。但从趋势来看,模型组大鼠血浆SP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有所降低,而莫沙必利组、四磨汤低剂量组、四磨汤中剂量组、四磨汤高剂量组SP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有所增高。2.4各组大鼠血浆VIP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F=1.766,P=0.136)。但从趋势来看,模型组大鼠血浆VIP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有所增高,而莫沙必利组、四磨汤低剂量组、四磨汤中剂量组、四磨汤高剂量组VIP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有所降低。2.5模型组结肠肌间神经丛SP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四磨汤高剂量组与莫沙必利组结肠肌间神经丛SP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5,P<0.05),但四磨汤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但有增高的趋势。2.6模型组结肠肌间神经丛VIP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四磨汤高剂量组与莫沙必利组结肠肌间神经丛SP阳性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P<0.01),四磨汤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2.7模型组结肠肌间神经丛5-11T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四磨汤高剂量组、莫沙必利组结肠肌间神经丛5-HT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而四磨汤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P>0.05),但与模型组相比,有增高的趋势。2.8模型组结肠肌间神经丛AChE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四磨汤高剂量组、莫沙必利组结肠肌间神经丛AChE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1);四磨汤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5)。2.9模型组ICC形态异常,数目减少,体积变小,与其他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显著减少、结构破坏、连接松散。细胞器变性、减少,线粒体肿胀、电子密度增高,甚至发生空泡化,核周间隙增宽。经治疗后,中药组和莫沙必利组超微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1四磨汤口服液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2四磨汤口服液对肝脾气滞证大鼠模型具有明显的促胃肠动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胃肠激素的调节以及ICC超微结构的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