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于节能减排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化石能源不具有可再生性,使用方式也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能源互联网这种新的能源利用体系被寄予厚望。能源互联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支持大规模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支持交通系统电气化,最终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转变,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目前,区域能源互联网正在越来越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石能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于节能减排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化石能源不具有可再生性,使用方式也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能源互联网这种新的能源利用体系被寄予厚望。能源互联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一次能源,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支持大规模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支持交通系统电气化,最终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转变,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目前,区域能源互联网正在越来越多地投入建设使用,很多区域能源互联网也在实行分时电价或试行可中断负荷项目,能源的使用或供需平衡会受到电价的影响,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运行中也离不开电价。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电价模式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减排效果。本文首先建立了区域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架构,分析了区域内设备的运行特点,建立设备运行模型,然后梳理了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能量耦合方式和流动方向,分析了区域能源互联网实行分时电价和可中断电价时的减排机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能源互联网经济运行模型以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模型,可以计算出不同电价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运行结果和污染物排放量及减排量的结果。根据建立的模型对某小型区域能源互联网进行仿真计算,分别得到了该区域能源互联网各个设备在分时电价下和可中断电价下的运行方式,系统的燃料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可中断负荷调用成本、总成本以及电动汽车车主支付成本,也得到了区域能源互联网不同电价模式运行下的污染物排放量及减排量。结果表明实行分时电价和可中断电价下的系统污染物排放量和运行成本都更低,不仅经济,而且更有利于节能减排。本文从电价这一新的视角研究了区域能源互联网减排的贡献,分别建立了分时电价和可中断电价下区域能源互联网的污染物排放量及减排量计算模型,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不同电价水平对能源互联网碳排放的影响,对未来节能减排的实施和绿色电价的制定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硅基场效应晶体管尺寸逐渐逼近摩尔定律极限,短沟道效应成为制约集成度进一步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而具有极薄厚度的二维半导体材料有希望在未来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实现对硅材料的有效替代,这就使得平整且无表面悬挂键的超薄半导体材料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二维超薄Bi2O2Se薄膜具有较小的带隙宽度(~0.8 eV)、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极小的电子有效质量以及空气稳定等优异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特性使得二维
当前我国正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先后被列入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名单中。Z公司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企业自身发展战略,成立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科研及应用部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当前Z公司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市场机会及自身智慧交通的发展现状,制定新的竞争战略。本文以Z公司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了
电力行业是国家的民生行业,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它为人们创造安居乐业的机会,同时在学习和发展创业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乌兰巴托是蒙古能源最密集的城市。煤炭在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很大。本文分析了乌兰巴托2006-2018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变化规律,然后采用LMDI分解法分析了乌兰巴托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因素,得出的结论为经济发展是影响碳排放最重要的因素。人口增长也是碳排放的
在能源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因其能耗低、污染小、环境友好的特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大规模推广。由于其快速、便捷的优点,快速充电正越来越获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亟需规划快充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快速充电需求。科学合理的充电站规划对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预测以及快充站优化配置展开研究,以期基于更精确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预测实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用户侧的用电数据呈现指数级剧增、交互性增大、异构性增强等特点,用电侧的负荷需求多样性和随机性会大大增加。相较于用电负荷,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还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社会属性等基本特性,使得电力用户本身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难以通过现有的解析化模型分析。在特定时段和触发条件下,这种复杂性会进一步扩大,导致电力用户的用电行为和用电负荷更加难以刻画和估计。用户用电行为分析在电网中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能源短缺等问题,我国将“双碳”目标纳入“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对高质量能源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政策支持下新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尤其是新能源出力波动不稳,扰动电网频率,依靠传统的火电、水电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灵活性要求。而电化学储能、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等新型灵活性资源恰能参与到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交互中,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多、更经济的灵活性调节能力,以
超低排放政策的实施,加速了我国烟气脱硝技术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水泥、化工等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设备烟气脱硝,但是传统SNCR技术多采用尿素作为氨源,存在分解不充分、反应温度高、脱硝效率低等问题,导致实际工业运行中脱硝效果不理想,NOx排放难以达标。在传统SNCR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聚合制备高分子氨源,以及将氨源、添加
“双碳”目标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挑战、机遇与价值导向,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迫切地需要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在此背景下,发展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成为当前我国的必然选择。综合能源系统的评价可以为综合能源系统的建设和优化提供重要的依据,而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评价结果的合理性。本文以综合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建立了一套综合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价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可持续能源,核能的发展对于满足能源需求、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放射性碘(129I和131I)是核废料中最典型、最有害的放射性废物之一。因此探索用于捕获核废料中放射性碘的高效材料,对核能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共价有机框架(COFs)因其具有可预先设计和功能化的骨架结构而成为一种十分有前景的吸附剂。然而,目前大多数COFs都是通过溶剂热法合成的,需在高温下保持很长时
新冠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死性,能导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公共卫生和安全造成威胁。新冠病毒灭活技术的发展在当前大流行时期至关重要,迫在眉睫。如将核辐射技术加以充分利用将起到显著的疫情防控效果,因此核辐射灭菌消毒技术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工作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建立了封闭新冠病毒灭活容器模型,并利用几种不同的放射源对其灭活性能进行了模拟。为了研究失活容器因素,包括反射层厚度、反射层材料的种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