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杂、流变的文化身份之建构:沃尔科特诗歌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dy_gong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里克·沃尔科特由于其混杂的种族和文化背景,对自身文化身份的困惑和思索始于童年时期,且持续了几乎一生,因此其诗作总是触及加勒比人民的边缘化困境。本研究将沃尔科特毕生的诗歌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采用后殖民理论中的文化身份视角对其中的代表作进行剖析,探讨在种族、文化、民族等多重压力下,诗人的文化身份从危机到探寻再到建构的过程。本研究着重分析沃尔科特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将其视为沃尔科特文化身份建构的三个阶段,本论文试图呈现其混杂、流变的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第一章主要探讨了沃尔科特早期代表性诗歌中体现出的本土文化、殖民文化、祖先文化交织的冲突所引发的心理矛盾和困惑。第二章主要分析诗人中期代表性诗歌中表现出的冲破心理束缚、重新审视杂糅文化背景的艰辛探索。第三章主要揭示其晚期代表性诗歌中展现出的对白人文化霸权的颠覆及其混杂、流变文化身份的建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全面观照沃尔科特早、中、晚期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将文本细读和文化身份理论相结合,综合考量诗人一生,探析其混杂、流变的文化身份的建构过程。本文旨在唤起人们对文化身份的更多关注和对沃尔科特经典诗歌的深入理解。
其他文献
毛泽东对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有着精辟的论述。本文着重阐述了毛泽东对于中共党史的研究对象、功能、研究方法、分期等问题的看法,总结了毛泽东对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四大历史性贡
在新兴数字智能技术推动下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主流的无缝学习,为实现成人终身学习的广泛性、终身性提供了新契机:将终身学习的自主性与可选择性特点及无缝学习的正式学习与非
高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也是青年成长的重要园地,学生党员是我们党不断充实新鲜血液的重要来源。但长期以来,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这一内容,忽略了对学生内在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与发展。根据我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我们大胆尝试让高年级学生党员担任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工作,使学生直接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实践证明,它对增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对培养学生自我教
历史的车轮,总是在永不停息的奋进中书写进步和发展的轨迹。宏伟的事业,总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中不断向前推进。2007年10月21日12时24分许。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在2200
陆定一在中宣部部长岗位上20余年,为党作了很多贡献,如果要问最大的贡献是什么,那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值此陆定一诞辰百年和“双百”方针提出50周年之际,党史理论专
以耕读文化、宗祠文化、民俗文化等为主要内涵的乡村文化之所以得到较好的接续,受益于其日渐形成的自治理体系,它所聚合的自主自治、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文化间相互共生及治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行业的迅速崛起,高档微机价格越来越便宜,为计算机应用于煤炭行业的管理提供了条件。选煤厂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技术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强大,不仅取决于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硬实力”,同时也取决于其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也就是说,一个强大的国家,不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二十多年来,中国学者对于语言模糊性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显著特点就是大量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几乎所有重要的语言
目前,听力教学中十分强调自上而下的理解方法和听力策略的训练,而自下而上的理解方法却被相对忽略了.可是,大量研究表明,自下而上的理解方法才是听力理解的基础和关键. 本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