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城市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绿地生态建设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而城市附属绿地由于其在城市中具有面积大分布广的特点成为城市建设的关键。校园绿地是城市附属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代甚至更早建成的大学校园绿地的生态环境稳定,在附属绿地中具有绿地率高、管理统一、假期缓冲时间长、示范性强等特点,因此校园绿地的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现今国内外关于生境的研究多针对宏观和中观层面的生态格局,但对于微观层面能够具体指导场地中绿地生态设计方法的理论较少。尤其是从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因子角度入手的理论微乎其微。现状校园绿地建设多注重绿地的美观,植物配置也考虑了乡土植物的运用,但没有考虑植物习性和场地生境类型的关系,场地中绿地的生境类型单一。校园虽具有一定的生态效应但没有最大化的发挥。所以本文以西北地区典型大学校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等方法,主要研究西北地区城市典型校园绿地生境类型及生境营造方法。本文首先在中观层面上,基于校园绿地的空间布局对校园内绿地类型进行梳理。最终归纳为校园的集中绿地、建旁绿地、道旁绿地、广场绿地和边界绿地五类,五类绿地类型共同构成了校园绿地的“点”、“线”和“面”的生态网络;其次在微观层面上对绿地生境类型进行划分。对绿地内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因子分析,结合校园场地设计提取校园绿地中场地设计可改变的主导生态因子,如日照,水体和地形。并按照多因子叠加的方法进行理论类型划分,最终划分为阳生旱地、阳生湿地、建筑阴生旱地、建筑阴生湿地、植物阴生旱地、植物阴生湿地六种生境类型;再次,本文在理论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北地区典型校园绿地的现状生境调查,发现校园绿地生境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本文研究了西北地区主导生态因子影响下的场地生境营造方法。提出在校园不同绿地类型中营造多样丰富的生境类型的措施和模式,对不同生境类型中的植物选择提出建议。本研究不仅对校园绿地的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及解决方案,而且对城市绿地的生态建设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本研究为以微观途径实现校园绿地和城市绿地生态建设的中观和宏观目标创造思路。最终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