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世界市场对锰需求的持续增加,电解锰行业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中国的发展更为突出,然而也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三废”的潜在危害及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硒及重金属的环境风险。本文以10家典型电解锰企业为研究对象,采集锰矿石、锰渣和厂区周边土壤、植物及水等样品,以微波消解土壤样品,电解板消解植物样品,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分析其中的Se及Cr、Mn、Co、Ni、Cu、Zn、As、Cd、Pb等10种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的相对含量,土壤中元素的分析结果与全国土壤背景值比较,水体分类检测,并于生活饮用水及地下水卫生标准比较,分析了电解锰企业对土壤和水体的环境风险,根据植物各部位对土质中监测元素的富集程度分析了植物受电解企业的污染情况;以SES法提取锰渣中10种监测元素的六种形态,并结合HPLC-ICP-MS(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分析结果探索锰渣中监测元素的迁移转化特性,通过同步辐射XANES进一步研究锰渣中Se的毒理学特性。结果表明:电解锰企业的原料-锰矿石品位普遍偏低、伴生元素多、伴生情况复杂、硒及重金属元素相对含量高,潜在环境风险较大。企业“三废”对周边土壤、植物和水体的污染严重,主要为Se、Cd的污染,并已经威胁到了企业周边人的健康,存在极大的环境隐患和风险。陆地土壤受污染程度较水稻田土壤重,主要为Se和Cd污染,监测元素含量随采样点离渣库距离的增大呈现递减趋势。植物各部位对监测元素的富集能力普遍较强,Se尤为突出,Cd其次,植物根附带土壤中监测元素超标程度与该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富集程度成正比;农产品受该行业的污染较为严重。锰渣库周边河水中Mn含量超地下水质Ⅲ类标准高达143.49倍;农田水中受污染程度低于河水;企业附近居民集聚区的地下水中Mn和Se的含量均已超出了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关于这两种元素的安全值上限;水体也因此存在着很大的环境风险。锰渣是环境污染的最大源头,10种监测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在自然条件下,锰渣中Se及重金属元素主要以水溶态、交换态和酸溶态这3种形式迁移到外环境,且随着周围环境pH值的减小,从锰渣中迁移和转化到外环境中的量就越大;通过同步辐射定性分析可知,锰渣中Se主要以Se032-形式存在,且毒性最大,与工艺过程中添加Se02有密切关系,除了产品锰片中夹带着少量的含硒物之外,其余大部份的含硒物质均随着滤渣进入到渣库,在长期的雨水浸泡和冲刷作用,大量有毒害的含硒物流入外环境,污染河流、地下水源,使得农作物体内富集更多的有毒有害元素。图[21]表[29]参考文献[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