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中国非公募公益基金会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二○○八年大地震之后,其发展情况日益受到政府和民众的关注。而非公募公益基金会在美国发展时间很长,并且已经相当成熟了。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组织才刚刚起步,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各个角度来说都与美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本文就选取美国这样一个国家来做为比较研究非公募公益基金会建设的参照物。
中国共产党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这说明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正伴随着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走向蓬勃发展的阶段,并将在更深的层次上推动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项长远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重点就是健全的公民社会组织的存在,这既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与团结的基础。
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非公募公益基金会作为非政府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标和功能符合中国“社会保障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取向,日益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课题。非公募公益基金会在救助弱势群体和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其运作管理方面的不透明使其利益相关者难以获取有效信息,发挥监督作用。而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多为单一角度研究,且资料陈旧更新缓慢,缺乏综合性的研究。
基于以上事实,本文研究了自二○○四年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非公募公益基金会的现状,在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公民社会理论把握的基础上,回顾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情况,依托当代公民社会理论,以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与美国非公募公益基金会的比较,从立法、运作、管理、监督、效益五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非公募公益基金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建议以及下一步的预测,明确了发展非公募公益基金会的五个方向。希望本文对实现中国公益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