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解构与建构—从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中文译本看译者主体性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ows365666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虽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研究中是比较受关注的问题,但较深入的探讨停留在外部因素如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受意识形态的影响等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上,而关于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内在因素研究还不多。本文将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引入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名著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中译本为个案研究对象,从译者的语言能力和转换能力两个方面展开,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的发挥及其控制,进一步推动对翻译活动本质的理解。翻译是一种跨语言的双轮交际活动。首先,代表作者意图的原语文本是交际者,译者是受体;其次,译者是交际者,译语读者是受体。译者在这个过程中既是读者,更是信息传递者。解构主义认为,在这个信息的理解与传达过程中,语言“异延”的特性赋予了文本无限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内部特征。文本意义是从它同无数可供选择的意义的差异中产生的,意义从一种语境延伸到另一种语境,形成了意义的循环。这样,翻译就不能被视为源文的被动再现,因为它包含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做出的决定和承担的责任。译者会对语言所代表的含义进行解构,作出多种意义假设,生成多种意义的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认知语境、调整、延伸、顺应、建构出与原语文本意义趋同的译语文本。语境在文本的解构与建构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译者完成了信息的理解与传递,文本的解构与建构,也完成了翻译作为交际活动的任务。本文在对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的边缘地位进行了简略梳理后,从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章对解构主义翻译观做了简单介绍并对翻译中的主体和客体、主体性和译者主体性等几个重要概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解构主义的角度重新认识译者主体性。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译者主体性的彰显进行分析。第二章以德里达的“异延”和“关联翻译”思想为指导,分析译者在其语言能力上所体现的主体性,第三章从德里达的“替补”和“踪迹”的观点出发,分析译者体现在转换能力中的主体性。文章认为,翻译中“解构”与“建构”不是完全分割的过程,译者无论是在解读原作还是在建构译文的过程中,均受到两种语言、文化结构的约束作用。译者在解构与建构过程中对双语语言的认知,对双语文化的协调就是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因此,译者主体性的凸显是内外因素的综合体现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论述对象是李锐小说中的革命历史。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对革命历史的讲述曾一度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文学主流——“经典”革命历史小说。“经典”革命历史小说由于参与
倒立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多变量、绝对不稳定系统,常采用模糊控制来对其进行控制,常常会遇到因输入变量个数过多而带来的控制规则数呈指数增加的问题,即"规则爆炸"。
概念图(Concept Map)最早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Novak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研究手段,后来作为一种教学策略逐渐被引入了课堂。高中学生要掌握大量的化学知识,这些
<正>小儿脑损伤综合症多由出生前后缺氧、先天性感染、婴儿高胆红素血症或其它危重疾病等原因引起大脑神经组织损伤,其表现不仅出现运动障碍,往往同时伴发其他神经系统损害,
会议
很多生物像蝴蝶、甲壳虫、鲍鱼壳等具有一维光子晶体结构色,人们模仿这些一维光子晶体制备了光子晶体传感器。综述了使用旋涂法、表面活性剂自组装法、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法以
以我国啦啦操赛事体系构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访谈、问卷、比较、逻辑分析等方法,针对我国啦啦操赛事发展现状,系统地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我国啦啦操赛事体系的构建进行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在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措施中提到“试点设立外资专业健康医疗保险机构”、“允许设立外商独资医疗机构”。业内认为
报纸
锐孔-凝固浴法由于设备简单、投资少,微囊化效果好,成本相对较低而引起广大研究者和生产者的兴趣。但现有的锐孔-凝固浴法制备过程中囊液液滴主要是利用化学交联的方式来实现
理学发展到明朝中叶逐渐走向了末流,这时作为儒学新形态的实学开始萌芽。实学一方面继承并发扬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批判阳明末流的空谈心性,提倡“实学”、“实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