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基于纳米金和硅量子点的化学/生物荧光传感体系的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da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一种新型材料,其具有许多特殊的理化性质。比如,优异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电化学活性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等。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学、光学、催化、生物化学、细胞成像及医学等领域。本论文的工作重点是利用纳米金和硅量子点这两种典型纳米材料优异的光学性质,设计了一系列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本低的纳米生物荧光传感器用于生物分子及重金属的检测,主要内容如下:  1、利用纳米金对荧光素有很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设计了一种用于同一溶液中用荧光法检测鱼精蛋白和肝素高选择性,超灵敏的传感器,建立一个超灵敏、无标记鱼精蛋白和肝素的传感检测方法。荧光素通过静电吸附于纳米金的表面,其荧光产生严重的猝灭。加入鱼精蛋白,鱼精蛋白与荧光素分子之间发生竞争作用,荧光素分子从纳米金的表面脱离,从而使荧光增强,利用此时的荧光素的荧光强度变化值来检测鱼精蛋白。当加入肝素,肝素与鱼精蛋白结合,此时荧光素分子又重新吸附在纳米金的表面,从而使荧光素的荧光被猝灭,体系的荧光减弱。从而实现对肝素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这种方法检测鱼精蛋白和肝素的检测限分别可以达到6.7ng/mL和1.3ng/mL(S/N=3)。  2、利用纳米金对一种新型荧光探针的荧光猝灭,设计了一个基于纳米金的开关型三聚氰胺荧光传感器。实现对三聚氰胺的灵敏检测。这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具有较好的光学稳定性,并且荧光强度大。相对于荧光素这种传统的荧光团而言,其对环境的pH依赖性较小。并且其在550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峰,与纳米金的紫外吸收峰有较大的重叠,将这种新型的荧光探针与纳米金一起孵育,其荧光会被猝灭。当三聚氰胺与纳米金作用时,会使纳米金聚集,纳米金的紫外吸收峰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其与探针的重叠峰面积减少,最终探针的荧光得以恢复。通过测定荧光探针的荧光发射峰的变化从而实现对三聚氰胺的检测。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三聚氰胺的响应范围为0.2-4μmol/L,检测线低至3.3nmol/L(S/N=3)。并且此方法能实现奶粉等实际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3、设计了一种新型无标记硅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铜离子的检测。在这个工作中,我们利用硅量子点作为一个荧光探针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铜离子。本工作主要是基于两个原理:第一,硅点的荧光可以被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性物质猝灭;第二,在有氧条件下,抗坏血酸能将铜离子还原成亚铜离子,并且产生过氧化氢,产生的过氧化氢会与被抗坏血酸还原的亚铜离子发生类芬顿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基于以上实现对铜离子的检测。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该荧光传感器对铜离子的线性响应范围为25-600nM,检测限为8nM(S/N=3)。此外,这个荧光探针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铜离子的检测。
其他文献
目的: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研究我国目前临床一线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在治疗胃溃疡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疗效及成本。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
核酸、多肽、蛋白质等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分子在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等多种生化反应和细胞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生物分子在实际检测体系(如血液)中的浓度通常较低。近年来,随着荧光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单分子检测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较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检测生物分子的思路。为了进一步提高单分子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和特异性,避免检测中需要扣除背景的繁琐的操作步骤,构建一种具有高
大肿瘤抑制子(Large tumor suppressor1,LATS1)是Hippo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激酶,可通过直接磷酸化下游YAP/TAZ进而介导Hippo信号通路的激活,在维持细胞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SUMO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又名思仙、仙仲、木棉、丝绵树及玉丝皮等,是我国特产的名贵中药材。杜仲皮和叶已收载于《中国药典》。我国在东汉初期就有利用杜仲的文献记载。鉴于杜仲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我国也加快了杜仲相关产品的综合开发步伐,并逐步向产业化发展。本文综述了杜仲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比较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杜仲系列酒中绿原酸、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