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迁移是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随着社会对终身学习能力要求的提高,我国将教育的重心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力图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高中历史主要叙述了过去中外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等方面的内容,繁杂、包罗万象的特性给学生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带来一定的困难,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是无法提高学习效率的。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新课改的要求和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通过学习迁移,学生将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的历史知识与新知识相互联结,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对学习迁移的概念进行界定,根据不同的依据对学习迁移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高中历史学习中的迁移主要包含其他学科对历史学科的学习迁移、初中历史对高中历史的学习迁移、高中三册课本之间的学习迁移,论述了影响高中历史学习迁移的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意义。在历史教学中,学习迁移有助于学生将历史知识系统化,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迸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多个角度论述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必要性。第三部分论述了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教学设计模板化,缺乏针对性、教师占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和学生兴趣、学生没有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部分从五方面探析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加强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为“联想”创造条件;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构完善的历史知识结构;加强历史知识与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的联系;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转变角色,发挥引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