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繁育特性及繁殖体系研究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j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蔷薇科风箱果属落叶灌木,该属全世界约20种,主产北美,在我国分布仅一种,而且是古老的残遗种。它是优良的观赏灌木,亦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该种在我国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正在日趋缩减,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急待保护。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该物种的生殖特性及其濒危机制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基于此,本研究以分布于黑龙江尚志市帽儿山的风箱果为研究对象,对风箱果开展了传粉结实特性、种子休眠的解除、自然条件下的克隆繁殖特征等繁育特性的研究,同时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其进行人工繁殖等方面的研究,通过野外观测和室内实验,首次对观赏和药用价值较高的风箱果进行了系统的繁育特性研究,初步确定其濒危机制,并进一步提出科学有效地恢复和扩大风箱果种群的技术措施,为保护风箱果这一濒危物种作出了贡献。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风箱果的花期从6月初到7月初,花期大约26d,花部形态有以下变异,雄蕊28~33,雌蕊通常2枚,偶3~4枚。风箱果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进行自花传粉,有性繁殖需要传粉者。传粉媒介主要是蝇类、蜂类和蚁类等,但种类和数量较少,传粉效率较低;自然条件下,座果率、结籽率较低,分别为37.80%和12.93%,而果实由1个心皮发育的占初果数的64.18%,果实由2个心皮发育的占初果数的35.82%。风箱果座果率和结籽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胚珠败育,而胚珠败育的重要原因是传粉不成功,进而导致多数胚珠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最后败育。 2.风箱果结实率很低,蓇葖果中含1~8粒种子。果实中含1~2粒种子的果实比例最大,占所采果实的64.47%,平均每个果实中含2.98粒种子。果实出种量在同一植株间和不同植株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这反映了风箱果母树的有性生殖基本同步,果实的发育程度比较接近;不同母树种子重量分异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种子千粒重为1.38g,平均含水量为10.33%,生活力达87.78%;种子的萌发实验表明:不同植株间种子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发芽率为21.44%,但播种出苗率仅为5.56%。结实率和播种出苗率低,是风箱果自然更新不良,种群难以延续和扩展的重要因素。 3.风箱果种子成熟后具有休眠特性,单纯清水浸种,发芽率较低(28.33%);为打破其休眠,采用不同方法,其中50mg/L GA3+4% KNO3的混合药剂处理72h的萌发效果最好,发芽率达到90%,而100mg/L和200mg/L GA3极显著地提高了种子发芽势(P<0.01)、低温处理28d能显著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P<0.05),对打破休眠也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播种深度对风箱果种子萌发有很大的影响,出苗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明显下降。 4.自然条件下,风箱果主要靠克隆繁殖维持种群,很难见到实生幼苗。对风箱果自然条件下的克隆繁殖特征进行了研究,地下根茎的构筑型基本上属于游击的稀疏线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用电的不断增多,对供电质量和供电服务也提出更高要求,而城市配电网也务必需要新的规划,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尤其城市配电网关系居民用电与人身安全,必须确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概括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根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的品格和能力还有待培养,这对初
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成熟在21世纪开始兴起的一种完全创新的应用托管服务模式。SaaS在中国的上路给中国的软件业带
森林采伐逐渐由天然林为主过渡到以人工林为主,人工林生产的木材在木材总产量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与天然林相比,人工林作业面临更多的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因此,有必要对
介绍了骨科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这一理念的主要干预措施,并结合目前文献反映中医中药技术在其中的参与应用。针对患者围手术期过程中营养、
在我国目前的竹林资源人工集约经营中,为了在短期内获得高产而采用一些较为独特的经营方式和技术措施,如把大面积竹木混交林改为竹纯林经营、缩短采伐周期、强度采笋伐竹、钩梢
三倍体毛白杨(triploid Populus tomentosa)具有速生、质优、抗病等特点。在我国黄河以北有大面积的栽种,已成为北方地区最主要的经济造林树种特别是纸浆林树种。随着三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