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不稳定时经常出现血糖大幅度波动,既往有大量研究均发现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联系密切,却鲜有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波动与糖尿病肾脏病变并发症发生之间的确切关系及其具体机制。艾塞那肽作为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类的降糖药,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其在通过平稳控制血糖从而阻止糖尿病肾病进一步进展的作用之外是否存在其它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目前暂不清楚,故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体外培育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glomus mesangial cells,HGMC)用不同的糖浓度环境(相对于人体正常的糖浓度、持续高糖、波动高糖)培养并以艾塞那肽干预来观察各组HGMC细胞的生长状态及抗凋亡因子bcl-2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研究波动高糖对HGMC的影响,并探索艾塞那肽的降糖外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从而从细胞生物学角度明确波动性血糖与肾脏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系,并为GLP-1类药物在临床中开辟新应用及在糖尿病肾病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并为促进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新作用靶点药物的研发添砖加瓦。方法:1.在适宜环境下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GMC)进行体外人工培育,观察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的形态学变化。2.取对数生长期的HGMC在不含胎牛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同步化后随机分组,用不同的培养基培育24h,分别为:N组:正常糖浓度(糖浓度5.6mmol/L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组;H组:持续高糖浓度(糖浓度25mmol/L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组;F组:波动糖浓度(模拟人体一日三餐进食后的血糖波动,先用高糖浓度完全培养基培养3h,再用正常糖浓度完全培养基培养2h,交替更换3个循环后过夜)培养组;NG组、HG组、FG组:分别在N组、H组、F组培养基基础上加适量艾塞那肽,使艾塞那肽浓度达到100nmol/L(终浓度);3.干预结束后,根据不同实验部分的需要处理或收集细胞:(1)在倒置显微镜下分别观察记录各组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状况,并拍照;(2)收集细胞提取RNA,用实时定量PCR法(RT-PCR法)测六组细胞bcl-2 mRNA的表达量;(3)收集细胞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法测6组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H组及HG组与N组相比细胞数量相当,但形态更加饱满圆润;F组及FG组与另外四组相比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生长状态差,形态改变,即将凋亡的细胞数目增加。在bc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上,H组与N组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组及HG组与对应的未加药组相比表达量相当(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相对于N组表达量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G组相对于F组表达量有所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上,H组高于N组;F组低于N组;NG组与N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HG组低于H组(P<0.05);FG组高于F组(P<0.05)。结论:持续高糖、波动高糖可以影响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生存状态,持续高糖可能通过抑制bcl-2的降解促进细胞的增殖,波动高糖则通过抑制bcl-2mRNA及蛋白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艾塞那肽能够通过影响bcl-2的降解或表达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胞过度增殖和凋亡,能促进细胞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