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引起城乡地域功能分异和区域差距产生。以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下,我国城乡发展面临乡村经济增长缓慢、城乡要素转移不协调、农村地域空心化、城乡环境恶化等问题。进入21世纪,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社会转型、人地协调的重要战略支撑。新型城镇化及“十三五”时期,亟需创新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地域系统的健康转换。 城乡发展转型是城乡地域系统(城乡区域)要素流动、机制转换、战略转变的综合人文过程。文章将城市与乡村纳入城乡地域系统,系统解析我国城乡发展转型阶段、现状与问题,定量测度城乡发展转型状态,揭示转型过程、分异格局,甄别城乡发展转型影响因素与驱动机制,通过城乡发展转型综合分区与路径研究,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优化对策和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 (1)国内外研究表明,经济学、社会学、规划学、地理学等领域学者从要素非农化、农村转型发展、城乡治理、城乡差距与联系等方面对我国城乡发展和城乡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户籍、土地、社会保障等制度创新的建议。已有研究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的讨论,缺乏从地域视角和演化视角的系统性解析。今后,应强化地域演化视角的综合研究,充分体现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的学科特点。 (2)城乡发展转型是要素流动、机制转换和战略转变的综合人文过程,表现为城乡功能形态、结构形态和关系形态的综合变化,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尺度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文章从人口、土地、产业视角进行城乡地域转换的要素均衡分析,从发展视角、关系视角和调控视角解析城乡地域系统转换过程。基于地理学“过程-格局-机制-效应”的研究范式,搭建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分析框架和研究体系。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发展转型经历了乡村发展恢复与城乡差距缩小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和城市改革并行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时期、城镇化持续加速与统筹城乡发展时期四个阶段,城乡关系呈现矛盾缓和-关系改善-对抗冲突-磨合融合的演进过程。城乡发展转型整体态势表现为城乡经济快速提升、城乡社会条件不断改善、城乡要素空间集聚明显、城乡发展矛盾阶段变化、城乡发展区域差异明显。新时期,我国城乡发展面临系列问题,包括空间和人口的半城镇化、乡村地域的空心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矛盾显化、城乡发展差距过大、城乡地域污染加剧等问题。 (4)转型是条件、内容和结果的统一,基于地域系统转换视角,构建了城乡经济社会、城乡结构和城乡关系三维指标体系,用于识别诊断城乡发展转型的状态和存在问题。省域层面分析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城乡发展转型快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城乡发展转型滞后。地市层面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地区、辽中南地区、山东半岛、武汉城市圈及部分省会城市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程度高,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水平和结构水平,西部地区尤其西南地区城乡经济社会转型滞后。城乡协调程度与经济水平和结构状况分布格局并不一致。1990-2010年,城乡经济社会和城乡结构明显提升的同时,62.7%的地级市城乡发展协调性下降,城乡差距拉大。维度关系统计表明,经济发展和结构转换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但缺乏协调机制的发展模式下,城乡关系难以得到有效改善。 (5)理论分析表明,城乡发展转型受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和制度政策等因素综合影响,表现为自然承载、直接驱动和间接调控。市场配置、政府调控和主体博弈是驱动城乡发展转型的主要机制。实证分析表明,不利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因素不利于城乡经济社会提升和结构转换;工业化、城镇化、投资带动、人力资本等显著推动城乡经济社会水平提升和结构变化,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对城乡经济社会水平及城乡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城乡关系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城镇化、人力资本、对外贸易提升等有助于城乡协调发展;但工业化和消费水平提高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可能与我国产业二元结构及地方发展路径差异有关。 (6)基于自然地理条件、区域条件、城乡结构和城乡关系四方面,进行城乡发展转型综合分区,将全国划分为7个一级区,19个二级区。各区城乡发展转型主要特征、驱动因子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典型模式梳理和各区障碍因素分析,提出不同地区的优化路径。 (7)面向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求,提出了从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分类管控及地域均衡化的优化思路,搭建城乡发展转型的优化框架,提出城乡发展转型优化的五大创新机制以及保障措施。 本研究对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转型期城乡协同发展有所裨益,可为国家和区域层面统筹城乡发展相关规划、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