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对外交流也随之增多。与此同时,对作为双方或多方沟通桥梁的口译工作也日益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口译并非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仅仅是从源语到目的语之间简单的语码转化,它融合着听辨、理解、记忆、再表达等环节,还涉及到交流双方或多方所在的社会或团体所独有的文化及思维等众多因素。所以要想做好口译,实现好口译员的桥梁沟通作用,口译员除了要有出色的语言功底之外,还必须掌握相应的文化及双方所在社会及团体的思维习惯。虽然口译的历史比较悠久,可是对口译的研究却相对笔译而言要晚很多,而且进展也比较缓慢。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对口译的研究基本是局限于对经验的总结。直到以塞莱斯科维奇及其学生勒代雷为代表的法国巴黎学派释意理论的出现,口译研究的方向才出现了转变,并为日后口译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国巴黎学派认为口译绝非仅仅是语言符号的简单转化,而是一个包含有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环境因素及文化及思维等一系列因素在内的复杂的思维过程,并提出了“脱离原语言外壳”这一重要而新兴概念。口译当下性及当场性的特殊性质,对口译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口译工作的过程中,口译员不应该也不能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源语的用词上,而应该总体把握,理解发言者的思维,并加以理解,然后再进一步转化为自身的思维并用连贯、顺畅且明白易懂的目的语传达给听众。随着口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口译研究也逐步涉足于口译与思维的关系。国内以鲍刚、刘和平等为代表的学者以做出了重大的成绩。本论文拟在各位前辈及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以法国巴黎学派的释意理论为指导,借助口译及思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口译,特别是会议口译中的思维,从口译的特点、步骤及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口译思维的特点等方面对口译进行研究,以对口译日后的研究能够有一定的帮助,并对日后的口译教学及培训能够提供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