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KCNQ1及KCNJ2基因变异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yun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心房颤动与编码心肌细胞钾离子通道基因变异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于探讨孤立性房颤患者与KCNQ1和KCNJ2基因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以中国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入选孤立性房颤病例95例,社区对照190例。以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扫描病例组KCNQ1基因和KCNJ2基因变异情况,经测序验证基因变异情况。在获得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基础上,采用关联分析相关SNPs与心房颤动表现型的关系。结果在孤立性房颤患者中发现了KCNQ1基因3个不同位点的单碱基变异现象,分别位于KCNQ1基因的5’UTR区的C/T杂合子变异(22C>T);位于KCNQ1基因编码区(encoding region)的同义杂合子变异(1008C>T)及位于KCNQ1基因非编码区(noncoding region)的A/T杂合子变异现象(2790180A>T)。KCNQ1基因rs2075870多态性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R=1.72,P<0.05),rs2075870多态性与房颤显著相关,而rs1800170、rs2519184和rs45510192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孤立性房颤患者中未发现KCN- J2基因变异现象。结论中国汉族孤立性房颤人群中KCNQ1基因变异较为普遍,KCNQ1基因变异与孤立性房颤相关,KCNQ1基因是孤立性房颤患者的易感基因。至于上述KCNQ1基因变异位点以何种机制参与房颤的发生,还有待于进一步作变异位点功能学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未发现KCNJ2基因变异与中国汉族人群孤立性房颤发病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高糖作用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蛋白质组学动态变化的观察,了解高糖环境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蛋白质成分的影响。方法:1.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用分层过
研究环上一类二阶反三角块阵的群逆问题.利用矩阵群逆的性质和环上矩阵运算技巧,得到了一类二阶反三角块阵群逆存在的充要条件,给出了具体的群逆表达式,并给出了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