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研究成为目前西方隐喻研究的主流,隐喻的认知观强调人的感知和认知在隐喻运用中的作用,认为隐喻过程就是源域到目标域上的投射。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支持并进一步完善现代认知隐喻理论。 论文首先考察了现代隐喻理论,分析了其优点及不足。针对现代隐喻理论对汉语方位隐喻解释的不足,论文通过对汉语方位概念隐喻拓展的具体分析,提出隐喻力概念,运用Antuano特征选择理论和Boers变化参数理论分析了影响隐喻力大小的因素,从而为准确描述隐喻工作的内部机制,得出一种更为有说服力的解释理论和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最后,论文主要针对汉语方位概念在时间表征上的隐喻拓展,在汉语称谓中方位词的隐喻运用现象,结合方位隐喻力的解释理论,运用Antuano的特征选择理论和Boers变化参数理论,重点做了研究解释。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作为认知手段,导致了语言中大量隐喻性词汇的转化,从而造成了词汇的发展变化。 论文通过对汉语方位词汇的隐喻拓展考察,发现许多抽象的概念都能通过方位概念获得隐喻理解。正是这一隐喻理解过程使人们借用现成的方位词汇来描述这些抽象概念,这就形成了语言中大量的隐喻性转化,随着词汇隐喻性的消失,方位词就在抽象概念的运用中沉淀下来,形成新的语义,从而推动了词汇的发展变化。 2、通过对汉语方位隐喻的研究,我们为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提供了论据,从而证明隐喻研究是运用语言考察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 从认知语言学出发的隐喻研究涉及到概念系统、语言系统及其它们之间的体现关系。汉语词汇的发展为空间方位隐喻的扩展提供了大量的论据。通过对这些方位隐喻性语言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语言背后的隐喻性思维。 3、以汉语为例研究方位隐喻,为我们了解汉语构词法、词汇搭配提供了许多启示。 通过对汉语空间隐喻的研究,我们发现,正是隐喻性思维使得某些词搭配构成新词的。汉语复合词中很多词汇就是由概念隐喻构成的。例如:方位隐喻“好 4MgA’55Mf-,;6(7lH-位于上”就构成了“上好”一词,方位隐喻“劣位于低处”就构成了“低劣”~词,它们可用来形容产品:上好的产品、低劣的产品。 4、针对Lakoff方位概念隐喻理论在解释汉语方位隐喻的不足,我们通过对汉语方位概念隐喻拓展的具体分析,提出方位隐喻力这一解释概念,同时运用Antu6ano特征选择理论和Boers变化参数理论分析了影响隐喻力大小的因素,从而为准确描述汉语方位隐喻工作的内部机制,得出一种更为有说服力的解释理论和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