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切口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是外科病人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仅次于泌尿系感染和肺炎,是院内感染的第三大原因,占外科病人医院内感染总数的14 %~38 %。SSI可导致切口延迟愈合,可能发生切口裂开、切口疝,甚至引起全身性感染、败血症等,引发严重后果。造成切口感染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免疫、营养状态,手术种类及手术时间,术中使用电刀,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目前虽有相应的预防措施,但SSI仍在外科手术中普遍存在,影响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不但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而且还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术前积极纠正危险因素,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及术后切口的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时做出诊断是避免SSI发生的关键。本文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直肠癌手术的452名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比较临床、实验室及预后等方面的各项指标。从而探讨直肠癌手术SSI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为降低SSI的发生率提供了依据。通过观察或比较入选病例的一般情况、吸烟量、体重指数、有无糖尿病、切口渗出物细菌培养、手术切口及电刀的使用情况、术后营养,结果表明(1)直肠癌手术SSI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尤其多见于肥胖患者;(2)SSI于患者是否有糖尿病有明显的相关性;(3)SSI发生与吸烟量有相关性,大量吸烟者发病率最高;(4)渗出物细菌培养结果以大肠埃希菌为主(71.9%),其余为铜绿假单胞菌(15.6%)、肺炎克雷伯菌(9.3%),金黄色葡萄球菌(3.1%);(5)SSI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切口处红肿、疼痛、皮温升高,以及切口处有渗出物。其中97.1%的患者切口疼痛明显,94.3%的患者皮温升高。(6)横切口与纵切口的SSI发生率无明显差异。(7)术中切口处留置膀胱前间隙引流管可有效预防SSI的发生。由此我们得出结论:(1)SSI与性别无关,以中、老年为发病高峰。(2)吸烟能增加SSI发生率;糖尿病、超重和肥胖都是增加SSI的因素。(3)留置切口皮下引流管则可有效预防SSI的发生。